人民财评:莫给有效的投资打上“强刺激”标签

18.04.2016  12:14

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一批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等重大项目也将开工……远不止这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还有更多的内涵。

提高政府赤字率与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算不算为了防止中国经济“硬着陆”而推出的强刺激政策?有的境外媒体这样发问。近两年来,受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产能过剩、环境制约等因素影响,原本正常的投资时常被打上“强刺激”的有色标签,甚至被推到供给侧改革的对立面被认为“不需要了”。

这实际上都是误读,有效的投资非但不是强刺激,而且十分必要,中国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抓投资,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新动能有待培育,开展各项工作有效投资仍有很大的需求与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有效的投资是被全球证明的经济发展工具之一,我们不能过度依赖,但也不可偏废或低估,其一头连着需求端,一头连着供给端,是两端同时发力的最佳利器,也恰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后劲儿攻坚克难的“开山斧”。

简而言之,有效的投资将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既能有效补短板,也能调结构、培育新动能,这也是未来投资的发力之处。关键就在找准稳增长和调结构、适度扩大有效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结合点。

加大补短板的有效投资,才能提高我国经济的“木桶容量”,厚实发展底气。比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贫困问题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的共同特征,也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所以我们看到,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公路、水利、电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作为重点任务目标,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短板早晚要补,早补早见效。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扶贫搬迁等,新年伊始,国务院就推出实施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平原村机井用电全覆盖工程等,预计总投资7000亿元以上。这些工程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也能有效促进消费。此外,补上短板,农村地区能有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等产业,增加有效供给;也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承接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有条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又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后劲、效益和竞争力。有效投资是实现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的关键。可以说,当前我国正在着力调整的产业升级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固然有应势而为的因素,但也跟此前过分强调投资规模而忽视投资结构所造成的供需脱节不无关联。投资本无过错,关键在于投资的结构与有效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协调供需两端,促进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强化经济增长新动能。

当前,很多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尴尬的背后,是转型升级的大课题。比如,火热的海外购说明我们有购买力,但不在国内扫货又说明了我们的产品供给不能满足要求。又比如,中国粗钢产能全球第一,超过11亿吨,但一吨钢利润不及一根雪糕,过剩的同时每年还要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1000多万吨精钢和特钢。新动能方面,尽管国内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但总体规模依然较小,新老产业增长“青黄不接”,人才、技术等约束也还有待突破。此外,在改善市场发展环境方面,也还存在大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口,比如为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

这些都将是未来投资着力优化的方向。从“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到“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从“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到“建设一批光网城市”;从“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再到“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清单上,加大对创新驱动的投资,加大对产业升级的投资,加大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及人才教育的投资等不一而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站在“十三五”开局的重要当口,我们应当看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既是稳增长的发展需求,也是对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支撑,更与“十三五”规划构建新增长动力相匹配,成为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