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审批羁绊少了 源头活水多了

05.10.2014  13:39

  近几个月来,很多企业经营者和创业者们发现,去工商部门办理各种手续简便了许多,特别是注册新公司的限制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办事人员吃拿卡要的现象不见了。以往靠为他人代办公司业务谋生,游走在政策边缘的“二哥”没了业务,不少人被迫转行。所有这些积极的变化都得益于政府推动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今年3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被取消。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清理和压缩工商登记现有前置审批事项,逐步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一系列降低准入门槛、减少筹建成本、主动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民间创业热情高涨,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93.95万户,同比增长16.71%,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增长60.17%;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大幅增长,2014年前6个月的就业人数比去年底增加1300万人以上,同比增长了3倍多。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从党的十四大强调“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最终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这是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让我们看到,凡是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好的领域,经济发展就充满活力;反之,市场作用受到限制的领域,经济发展就会死气沉沉。

  要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就要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能伸得过远、管得太多。国民经济就如同一湾湖水,封得太严,阻塞了各条通道,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导致鱼虾灭绝,失去生气;唯有广开渠道,让各类市场主体如源头活水一般不断地为国民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才能水草丰美、鱼虾成群。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减少审批手续,就是要让行政干预从不该插手的领域撤回来,将政府职能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政府不能当“甩手掌柜”,让国民经济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也就要求政府应当好国民经济发展的“掌舵人”、市场规则的“设计师”、市场主体行为的“裁判员”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商”。当政府之手收放自如,市场之手充分施展,两者才能达到“琴瑟和鸣”的境界,才能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最华美的乐章。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从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说起”系列评论之一:改革吹劲风了百姓心里暖了

  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86次“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又再次将这些改革措施具体化、明确化,两年来密集出台的改革措施正在将这些纲领性规划逐一落地。其实,让人们感受尤深的,不仅是改革“涉险滩、啃硬骨头”的魄力,更是顺民意、暖民心的温度。未来,这种“温度”将给中国社会注入更多动力和正能量,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提振发展信心。[全文]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从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说起”系列评论之二:礼品不好卖了作风建设更接地气了

  近年来,八项规定持续发力。比如“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比如“领导干部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不准违规给领导干部配备公车秘书”。这些政令一出,便有很多领导干部“浑身不适应”,因为这是在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切断他们的发财路。看来,祛除他们的顽疾,回归领导干部的本色,就要坚持八项规定,让作风建设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