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职称评审弃“唯论文论” 教师实行分级评审
教师实行分级评审,试图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局面
湖北职称评审开啃“唯论文论”硬骨头
编者按
职称评审制度被诟病由来已久,评审黑幕、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职称评审制度有关系。书教得再好,只要没有论文,大学老师也难评副教授、教授;手术做得好的医生不一定职称高,职称高的医生手术未必做得好,医生们自己都说,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医师。这些怪现象的背后,也是职称评定规则的不合理。
作为一项事关人才管理、评价和资源分配的人事制度,现行职称制度对于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也说明,这项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尤其是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客观而言,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难度很大,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先试点,再推广。可喜的是,有些改革先行者已经在行动了。今天,我们特别关注湖北高校和中关村示范区的职称评审改革,虽然分属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改革路径也不相同,但都在试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让真正有能力、有才学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这才是改革应有的思路,不搞“一刀切”,各个行业、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最可行的改革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老师雷丹怎么也没想到,评上副教授的梦想那么顺利就实现了。
2008年评上讲师后,雷丹暗暗朝着副教授的目标努力。学生期末评教,她连续5年以96分以上的成绩位居青年教师前列,“很累但觉得很充实”。
然而,面对高校“唯论文论”的评价指挥棒,雷丹也很无奈:“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讲好一堂课得花很多心思备课,用在课题、写论文上的精力就少了,想要两头抓很难。”
几年来,尽管也申报了两项课题,发表了几篇论文,但和参与竞争的同事比起来,雷丹总觉得矮了一截。
湖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点燃了雷丹的希望。
2014年年底,湖北省首次在省内高校推行职称分类评审,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评价体系,把教师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4种类型,新评审标准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唯论文论”,潜心教学、科研推广做得好的,也同样可以评上教授。
新评审政策出台后,雷丹申报以教学为主型的副教授,提前圆了梦。
教得好评职称压力减轻不少
湖北大学的赵柏树老师连续10个学期教学质量考核优秀,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当了17年副教授的他,此次申报以教学为主型教授,顺利通过评审。
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针对高校教师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新的分类评审中,对以教学为主型教师,重点考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其目的就是要“注重教学实绩,引导一线教师强化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教师岗位主要分为三类:教学科研岗位教师、专任教学岗位教师和专任科研岗位教师。但在教师聘任上,每类岗位的考核标准并无明显差异。而科学研究在高校也越来越受重视,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奖励等都是其主要考核指标。
多年来,职称评审指挥棒使得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成为痼疾,“教学是良心活儿,但更重要的是科研”的论调由此在国内高校兴盛一时。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2014年年末,四川大学教师周鼎《自白书》中激烈的言辞更是戳中了高校教师痛点。
一手是教学、一手是科研,高校不断长高的“职称墙”让很多老师感觉分身乏术,一些教师选择只种“自留地”,而科研教学两手抓则让人身心俱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老师周敏连续5年被学生评为校十大优秀教师之一。
站了10年讲台,学生给周敏取了不少昵称,“女神老师”被叫得最多。在学生印象中,瘦弱的周敏上起课来总是神采奕奕,眼里放光,学生不敢开小差,只能认认真真听课。
2009年拿到讲师证后,周敏对照湖北省副教授评审条件暗暗准备,紧盯教学、科研、论文。5年来,她紧绷着弦,不敢松懈。熬夜备课、申报课题、写论文已是常态,浓浓的黑眼圈常让学生误以为她是化了烟熏妆。
周敏坦言,教学是个良心活儿,但是两手抓的确让人身心俱疲,省里的改革是一种解放,“教得好评职称压力减轻不少”。
再也不用一边跑企业一边想着跟论文的关系了
在现行的高校、科研院所评价体系中,科研人员要评职称,求晋升,只需要将心思放在提高科研论文水平和申请课题上,没有动力关心成果推广这一环节,由此催生技术成果躺在抽屉里睡大觉、科研成果与企业应用之间“两张皮”的现象。
湖北省此次改革对于类似的批评给予了最好的回应。
此次专门设立的“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突出考察其科研项目成果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强化高校教师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导向,对科研论文数量要求均大幅降低,如“科研成果转化后形成的产值、利润和经济效益突出,达300万元以上”,也能作为申评教授的依据。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的陈新成为湖北省6名首批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之一。
2005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毕业后,陈新到武汉轻工大学任教至今。工作前几年,陈新的重心放在科研论文上,在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6篇,申报或授权专利5项。见同事都在做成果推广,陈新也跟着做。
陈新坦承,刚开始思路转不过来,很痛苦,“企业里有经验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只会写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吃了不少闭门羹”。
陈新做的第一个服务推广项目是帮一家化妆品企业提炼一种美白成分,这种成分只有国外才能生产。陈新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中药材密蒙花中提取这种成分,大大降低成本,“推广工作让科学研究一下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去年,陈新和湖北一家公司合作,从米糠中提炼出多糖活性物质,并开发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产品。陈新全国各地到处跑,忙着给米糠多糖配生产线,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今年5月开始投产。
陈新说,自己通过教授评审的消息传出,也给同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少了后顾之忧,再也不用一边跑企业一边想着跟论文的关系了”。
高教改革必须接地气
作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余林多次获得教学质量表彰,课程评分连续多年在92分以上。余林尽管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省级教改项目,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五六篇论文,但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新规定出台后,余林申报以教学为主型的副教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申报,就一次通过了。
分类职称评审新规定,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唯论文,潜心教学、科研推广做得好的,也同样可以评上教授。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可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类型增加申报成功几率。
“每个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不一样,偏重不同,评审新规定将标准细化,让更多老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余林说。
在此前召开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会议上,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指出,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旨在“为广大教师树立特色鲜明的职业导向”。
强烈的数字比例在高校校园产生了巨大了冲击波。
即使看到湖北省教育厅一份报告上显示教学为主型教授在此次评审通过比例中超过20%,赵柏树依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前他获得的一些消息说,自己是寥寥无几通过的“教学为主型教授”,“如果真是寥寥无几,它不足以解决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的大力度才能产生导向性。”
在刚刚完成的湖北省省内高校高级任职资格评审结果公示中,2014年湖北评审通过高级职称1065人,其中本科高校教学为主型通过227人。
在武汉大学教育学教授胥青山看来,湖北省分类评审在全国开创先例,在政策上对全省高校引导,有助于纠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过多看重科研而忽视教学,最终忽视人才培养的不良倾向。
“有的高校以科研为主,比如985、211高校;也有的高校科研教学并重,也有的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工作的侧重各不同。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审符合高校的实际。”胥青山说,“应该为这样接地气的政策点赞。”
华中地区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则表示,湖北分类评审政策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要真正治愈“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转化(成果转化)”的顽疾,还需要更完善的政策体系引导和加大监督力度。
这位教授分析,目前的“高水平”论文数和重大课题数依然是国家层面对学校一级的经费划拨、考核考评的标准,大的导向不变,学校就会在教师评审中设置门槛,“好政策惠及教师推动改革的力度就会大打折扣”。
本报记者 雷宇 实习生 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