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伏羲堂论坛”第三十讲 《时事报告》杂志社原总编辑曹勃亚作形式与政策报告

24.06.2016  13:43

6月23日晚,我校“伏羲堂论坛”第三十讲在逸夫科技馆2号会议室举行。应学校邀请,曾连续五年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首席专家,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原总编辑、高级编辑曹勃亚老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治国理政,中国要做好三件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建民主持,各学院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曹老师以富人与穷人的区别揭开了讲座的序幕,他从我国经济、外交发展及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度出发,以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校师生上了精彩的一课。他说,治国理政要做好三件事,即当好世界舞台的主角、靠创新提品质创品牌、筑牢文化强国的基石。

随后,他结合我国国情,引用时事政治数据和经典事例,进行了具体讲解。他提出四个观点:第一,要做好世界的主角,就要从数量大国逐渐变成质量大国;第二,遵照科学发展观,靠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创立品牌来强国、富国;第三,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牢固文化强国的基石。第四,要加强外交。在外交方面,他指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加强对外交流,来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才能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让中国永远不在国际上缺席。 

曹老师说,对比中国与美国的实力,我国的软实力还有待提升,即提升国家凝聚力,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国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他利用朝鲜导弹“误差三千米”的例子,从辩证的角度指出,要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就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继而引申出中美教育的差别,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讲座最后,他给我校学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从辨证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许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二是大学生要学会问问题,“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

韩建民在主持讲座时说,曹老师从我国国情出发,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态势、外交发展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对我校师生启迪颇深。

本次讲座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