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论甘肃发展之十六:人民力量与体制优势
06.12.2014 19:14
本文来源: 人民网
再过几天,就是“8.8”舟曲特大泥石流两周年了。截至目前,舟曲灾后重建已完成总投资的八成,其中受灾群众住房完成建设任务和分房到户工作,已经具备入住条件;卫生项目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已经具备使用条件;市政道路工程、永久性的供水厂、垃圾处理厂、桥梁工程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灾后重建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一个崭新的舟曲已是呼之欲出。
舟曲的灾后重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建,而是在更高标准上的重建。群众的居住条件更好了,工作生活环境更安全了。灾后两年,在各方的努力下,一系列扶贫项目在舟曲落地。这些项目惠及许多村民,受灾群众没有因灾返贫,而是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两年来,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为新舟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中间有从甘肃和各省抽调的干部,有参与舟曲援建的各单位的职工,也有从灾难的废墟中屹立起来建设自己美好7家园的舟曲群众。在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下,舟曲已经摆脱了灾难,走出了伤痛,正在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88”特大泥石流是一场巨大灾难,给舟曲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是令人痛惜的。但是,伟大的祖国、英雄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自然灾害面前展现了不屈的勇气和力量,最终不但降服了灾难,而且让这场灾难变成了舟曲重生的契机,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力,这是社会主义体制的优势。和一些遭受灾难的国家相比,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自信地预测,再有一年的时间,一个完成了重建的崭新舟曲,将以新的姿态、新的风貌、新的气概矗立于陇原大地。
本文来源: 人民网
06.12.2014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