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微信朋友圈售货 信誉该如何保证

12.06.2015  08:09

  原标题:【记者关注】微信售货信誉如何保证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网民喜爱的社交平台。与此同时,有许多人开始利用微信朋友圈,推销各类商品。

  不断涌现的微商,让众多消费者有更大商品选择空间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明显是商品质量问题。其他正规的网络交易平台还有维权途径,可微商交易平台目前基本处于监管空白,消费者一旦发现所购商品有质量问题,几乎无法维权。

  记者 沈丽莉

  美容产品如同雾里看花

  “不用开店,不用租房,也不需要什么正规经营资质;光靠朋友圈转发,销售规模就可达几何级增长。此外客户评价被区隔,单向沟通,客户没有比价可能。”在经过长时间考察后,准备在朋友圈卖东西的徐静说。徐静平时经营一个小型超市,由于有朋友定居韩国,她看准朋友圈这个平台,准备从韩国进些美容产品销售。

  服装、包包、日常用品……如今,打开朋友圈,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微商的存在。但做了一些市场调查的徐静告诉记者,目前比较好卖的商品是面膜、眼膜、化妆品等美容产品。

  “其实很多这种产品都是有销售套路的。”据徐静了解,一些人刚开始在朋友圈里推销产品时,根本没提卖面膜的事,这是上级微商教授的销售“技巧”。刚开始某个微商晒出自己糊着面膜的一张张大头照,再搭配揭下面膜后光彩照人的美照,之后每天要多次发布信息,其中包括面膜使用前后的对比照,还有产品的文字介绍,以及购买者使用后的“经验分享”,甚至有专家的点评和建议。其实,这些内容都是上级微商的“打包套餐”。一些人因为与发布信息的微商是朋友,于是将这些信息顺手转发,但他们并不了解产品质量。

  徐静说,由于美容产品种类繁多,通过在朋友圈中发布一些照片和使用心得,加之狂轰滥炸式的“洗脑”式推销,特别又是熟人在卖,很多消费者难免动心购买。但事实上,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速递食品卫生状况不明

  “接受全天预订,小伙伴们清早快下单,今天的皮皮虾都是母虾,虾黄满满的,喜欢的亲们快快下单吧!”家住兰州市城关区的罗正一大早刚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被这个美食速递刷屏了。看着满眼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图片和小视频,罗正当即决定午餐就选这家。他将自己需要点的食品和用餐时间及送货地址发给对方,中午如愿吃到了小海鲜。

  在付款时罗正了解到,这家微商小店平时只做外卖,而且生意极其火爆,他们的销售途径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罗正观察,这家店的送货员基本都是统一着装,且外卖食品包装严实,还送了一次性餐具,看起来干净卫生。

  而在其后和朋友聊天中罗正得知,这家外卖店虽然食品受到微信朋友的喜爱,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这让罗正有些担忧,如果一旦食品不新鲜而吃坏肚子,自己的权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

  通过微店来淘购美味已成了当下不少市民的选择,但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目前这类借助微信平台销售食品的微店,其经营模式基本依赖于朋友圈的口碑相传,大都没有实体店面。虽然有不少店家自诩对食品质量及卫生成竹在胸,销售业绩也相当可观。但美食背后缺乏监管的制作过程,还是使得相当一部分对食品安全十分在意的市民心生芥蒂。

  微商监管尚处于空白

  记者了解到,对于食品专卖而言,依据行政监管职责的划分,工商部门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工作,但是家庭经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而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列;质检部门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因此目前这类专卖食品的微店暂时都还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

  兰州市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但朋友圈里的交易属于双方“私下交易”,并不适用此条款。

  此外,微信没有公开的商业监督,商家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资质认证,多数商家也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在维权时无法追溯源头,工商管理部门也难以介入处理。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同时需要消费者提供相应证据,难度较大。消费者要保存好交易证据或合同,这也是维权的前提。兰州市工商局提醒,因缺乏第三方平台监管,消费者交易风险比较大。消费者应坚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付款,并保留聊天记录以及证据,便于日后维权。

  采访中,不少微信用户建议,针对微商鱼龙混杂、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应建立信用体系和第三方认证来规范微商发展。

  据了解,今年微信官方已发出正式公告:打击微商非法分销。这是腾讯微信官方首次对带有涉嫌传销性质的微商表态。3月,微信官方开始对微商进行打假,腾讯微信官方公众号发出通知,建立品牌维权平台,其机制是用户举报,验出假货,微信官方即做封号处理。

  3月5日,微信推出新功能,提醒用户“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可按头像设置权限”,这是限制微商暴力刷屏的举措。然而,这些举措对于严管微商,还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