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岗职工”到“税务精英” 记甘肃省地税系统业务标兵杨巨秀
正月十五,兰州的大街小巷春意融融、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春天的温暖。踏着年味,依着“三八”,记者来到兰州市地税局,对全省地税系统业务标兵竞赛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杨巨秀进行了专访。
几个小时的简短交流,给记者的印象,杨巨秀是个不善言谈、憨厚朴实的人,也是个性格坚毅、踏实肯干、不怕苦、不叫累、不服输、有责任心的令人敬佩的人。
学习改变命运
1994年大学毕业的杨巨秀与老公一起回到山西老家,在一家企业找了份工作。起初的生活,平静而又充实。然而,时间不长,企业破产整顿,杨巨秀成了下岗工人,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到了老公一个人的肩上。
为了生计,为了帮丈夫有所分担,杨巨秀开始到处找工作,可每次都被无情的拒绝,而拒绝的原因无外乎“专业不对口”。杨巨秀说:“我大学所学专业是城市规划与设计,这样的冷门专业,工作特别不好找。”当时的她很矛盾、很困惑、很痛苦,看着老公疲惫的身影和襁褓中幼小的孩子,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滋味儿。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她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进行了重新审视。她买来了注册税务师考试书籍,开始边带孩子边看书学习。“当时就想考个证书,找工作能容易些。”杨巨秀说。
几番周折之后,2002年,杨巨秀决定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跟丈夫(会宁县人)回甘肃寻找机会。在兰州安顿下来之后,老公在一家建筑公司找到了工作,开始跟着工地到处跑,杨巨秀则在家边带孩子边准备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杨巨秀顺利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并在一家税务师事务所找到了工作。这份工作,让她的多年所学有了用武之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核算、资产评估、房地产企业清算等工作的接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她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也积累了丰厚的工作经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为了有份稳定的收入和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2008年,杨巨秀毅然决然地报考了甘肃省地税系统公务员招考,并如愿成为了兰州市红古区地税局一名税务新兵。
说起这段经历,杨巨秀坦言,“是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正是如此,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杨巨秀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只要国家出台了什么新的税收政策,她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全省地税系统公文处理系统进行学习,并及时分享给身边的同事。这样的习惯和坚持,让她的工作得心应手,日渐成为了兰州市地税系统的业务精英。
踏实铸就精英
杨巨秀在红古区地税局突出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兰州市局领导的肯定和赏识。2012年9月,她被借调到兰州市地税局稽查局工作。2013年5月,时逢“以地控税”工作在兰州市地税系统试点,她又被抽调到财产行为税处工作。借调的几年中,她在两个处室间来回穿梭,用市局财产行为税处处长周菁芳的话说,“她是一块金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啊!”
周菁芳告诉记者,她和杨巨秀比较“有缘”。杨巨秀刚借调到市局稽查局时,周菁芳是稽查局的副局长,分管审理科。这段时间里,相互接触的机会多一些,就发现杨巨秀是个特别爱学习的人,不但税收业务强,而且文字功底好、领会能力强,每次交代的任务,都能够按时按点按照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意图保质保量的完成。“小杨最可贵的是能始终坚持学习。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同志,有了小孩之后,都会找着各种借口和理由推脱学习,而小杨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她是我们所有女同志学习的榜样。”周菁芳很有感触地说。
“小杨业务能力强,是个好学上进、踏实认真的人。”稽查局审理科彭正琨说,“小杨在红古区局时就在稽查局工作,她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熟悉,而且她熟悉各项政策,又爱学习、肯钻研。”
同为审理科的陈大春告诉记者,“杨巨秀也是个乐于助人、团结同事的热心人。”他说,“审理科的工作量大、案卷多,而且每个案卷涉及到的税收政策法规都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审理科的干部要底子厚、业务精,对新的政策法规及时学习更新。每当工作中遇到一些政策依据不清楚的问题时,杨巨秀都会很热情的帮大家找文件、查资料,向大家讲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帮助同事一起解决问题。”
对于大家的评价,杨巨秀很谦虚地说:“我特别感谢一路走来,领导、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稽查局时,郭鹏、杨志宏等都是业务专家,正是在他们的帮助和引导下,才有了我的成长和进步。”
如今因为存量房二期工程和“以地控税”后期管理工作,杨巨秀又一次和周菁芳走到了一起。周菁芳说:“小杨业务精、政策通,全面、认真、踏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复合型人才,把工作交给她我放心。”
对父母心存愧疚
像杨巨秀这样刚刚40出头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心里总有那么一些挣扎过的辛酸、无奈和身不由己。
说起自己的父母,杨巨秀眼圈红红的,喉咙有些哽咽。“我爸妈都在山西老家,都有心血管疾病,由哥哥嫂子照顾。那年爸爸病重住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爸爸都不让哥哥告诉我,说我路途遥远、不要影响我工作。后来一次打电话,听到了护士在旁边唠叨‘那么关心,怎么不回来看看呀?’。这才知道爸爸在重病监护室,当时很痛苦、很难受……好在,爸爸最后脱离了危险。我现在也只能逢年过节的时候抽空回去看看……”
“公公婆婆也都70多岁了,住在会宁农村。以前孩子小,我们自己带。孩子大些了,想把老人接过来一起住,老人却说到城里来不方便不自在,说给儿女不添麻烦就是对儿女最大的帮助了……”杨巨秀继续说。
杨巨秀的诉说,让记者陷入了深思。是啊,人生匆匆,不经意间我们大了,父母却老了。我们做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外漂泊在外打拼,春去冬来,年复一年,却将我们的父母遗忘在千里之外,让他们空巢而居,郁郁寡欢,将自己视为儿女的负担。而几十年前,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将我们捧在手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借口,更没有那么多的等待,别让人生留下遗憾!
采访结束时,杨巨秀说她始终认同这样一句话:在人生中获得真正胜利的,不是被赋予了什么特殊才能,而是能够脚踏实地、沿着平凡而有非凡的道路始终走下去的人。“这些年,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后,我将继续怀着对地税工作的热爱,平凡、踏实的走好每一天、每一步……”
记者 李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