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三十载,“留心护根”育人才——记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李卫平教授

28.09.2020  12:30

李卫平,男,历史文化系党总支书记,教授,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从教三十年。三十个春秋,李卫平教授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这片热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用最平凡的坚守诠释着师德与奉献的真正含义。  

 

愿做春泥护桃李  

初见李老师时,他脸上洋溢着微笑,让人倍感亲切。多年来,他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满腔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学生,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李老师的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民族学,主要进行社会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他说:“这里的学生多数都是民族地区的孩子,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希望能把自己所学教给他们。” 李老师曾参加了民族地区新农合制度实施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研究,参与《奇观壮举伟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编辑,著作《甘南人口与发展研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任职以来发表数篇论文,其中部分作品被国家权威期刊刊登,曾获2010年度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奖,2011年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标志性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3年获校级园丁奖。  

甘当人梯架金桥  

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因材施教”,他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学生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学生的起点比较低,基础水平有差异,在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接受程度上,确定相应的课程重点、课程量等,调整教学思路,选择一个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是园丁,要懂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才能种出最壮的树,才能让树长得最健康最茂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树木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我庆幸我选择了这片土地‘教书育人’,我将无怨无悔地在这片热土上耕耘,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李老师如是说。  

谈起如何更好地培养本专业的学生,李老师认为教师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立德才能育人、才能育才。李老师认为,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在手上,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学生灌输“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摆正心态,明辩事非”的思想。他认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才能育出社会和国家所真正需要的人才,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李老师以兢兢业业的职业操守、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潜心教书育人的师者风范令我们感动。  

采访当天正值“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谈及此处,李老师感慨万分:“一大批仁人志士不惧怕帝国主义,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奋起反抗,来解救自己的国家于危难之中,他们不能被遗忘,这一天更不能被遗忘,国耻要永远铭记,新一代青年应该更加努力,自强不息。”任教多年,李老师如春蚕、如蜡炬,一直默默努力地奉献着,在这片高原土地上,李老师一直在平淡中坚守,矢志不渝地发挥着不平淡的力量。  

文/姬玉洁 审核/丁一清 发布/蒲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