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敬业奉献报社会  指路明灯投科研 ——记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杨成德老师  

05.06.2018  16:21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开展了“身边的感动”人物事迹寻访宣传活动。活动以“发现感动、传递真情,弘扬美德、促进和谐”为主题,深入挖掘和寻访师生中真挚朴实的感人事迹,彰显普通人、平凡事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和人性光辉,树立一批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身边榜样,激励全体“甘农人”立足本职,默默奉献,为学校事业发展夯实基础、添砖加瓦。

人物名片:杨成德,男,汉族,甘肃武都人,1975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那天,记者见到杨成德老师的时候,老师正向农科楼走去,格子衬衫外搭灰白色外套,普通的黑色裤子,手里拿着刚上完课的教材,淡定从容,微笑着和记者打招呼。时间给杨老师留下了皱纹的痕迹,同时也留下了岁月的积淀。杨老师讲话朴素温和,他娓娓道来,每一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味。

不忘初心忠为党 严于律己勤奉献

以前只是从电视上观看党员的各种先锋事迹,却并没有对党员有深刻认识,直到自己成为一名党员,才明白了其中的意义,是身先士卒、是克服困难、是不言放弃。”杨老师边回忆,边讲出自己对“党员”的理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党员的基础,于自己而言就应该把教师这份工作做到最好,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2016年5月,植物保护学院建院。杨老师除了是授课教师之外,还担任学院的教工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学院建院之初,百事待兴,各个机构之间还都不能很好的配合。对于学院安排的工作,杨老师有条件就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干,有能力就干,没有能力也是边学边干。他接着说道:“我们做的工作谈不上多么的‘高大上’,但我们就是秉承把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的理念,加上学院党支部的所有成员通力配合,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杨老师倾力付出,助力植保学院党委于2017年获“甘肃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身体力行做榜样 以德为本育英才

塞给翰逊曾言,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对于如何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杨成德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要以身作则,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教育,不仅是‘说’的事业,更是 ‘做’的事业。”杨老师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努力做到言传身教。

中国人相信严师出高徒,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杨老师也严格要求学生们。“快疯了,论文都改第八稿了!”这是杨成德老师即将毕业的学生不久前发的朋友圈。杨老师自己笑了笑,随后对记者说道,“我在其他学生口中得知,这位同学在自己的朋友圈发牢骚。” 正值毕业季,毕业论文又成了毕业生们努力攻克的对象,杨老师还分享到,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拿来的七千字论文,他再反馈给该同学时论文只剩了两千字。杨成德老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总是精益求精,他从论文格式和内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修改,采用与学生当面交流和线上沟通的双重方式,并将问题反馈给他们,甚至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研究生和其他同学们对这些同学旁敲侧击直到论文达到最好的效果。杨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多人毕业论文被评为甘肃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杨成德老师在班级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是我校2014级植物保护(1)班的班主任,该班连续3年获得“五四团支部”荣誉称号,这其中有同学们的努力,但与老师的方法是分不开的。“我管理班级,其实总的来说,就是抓大放小,原则上的错一定不能犯,但只要在范围内,我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尽情发挥。”就是这样的开放式管理,一直助力班集体的发展。

艰难险阻肯攀登 不畏困苦投科研

在科研工作上,他立足甘肃,放眼全国,敢于创新。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和科研前沿领域,紧密结合甘肃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研究。杨成德老师在青藏高原东祁连山对土壤微生物及牧草内细菌进行了10余年研究。回忆起青藏高原科研的那些时光,杨老师动情地告诉记者那是他最难忘的经历。他说道,“我们在十年左右之前开始青藏高原的项目,那时的条件远比现在艰苦的多。研究上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活上没有饭吃,他们只能自己带馒头过去。找不能够被阳光照到的拐角里坐着吃饭。”正是由于不畏惧困难的态度,杨老师才能成功分离保存极端环境土壤微生物和高寒草地牧草内生细菌500余株,在Genebank中上传16SrDNA序列或ITS序列300余个,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

我们不能在黑板上种菜,不能在实验室种菜,而是要亲自去到田间地头里收集数据,了解农民需求。”杨老师一年工作中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是真真实实脚踏在田地里的。提及科研成果时,他表示也许我们的理论体系比其他农业院有所欠缺,需要追求卓越,但是我们的实践是扎扎实实毋庸置疑的。这种自信,是有以第二完成人完成省级项目2项的丰硕成果作为支撑,其中“马铃薯主要窖藏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和农业部农牧渔业三等奖(2017年),“马铃薯水肥高效及连作逆境克服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要成果。

立足农业为农民 心系社会谋发展

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更提出了农民增收是整个“三农”的核心任务。杨老师研究领域涉及中药材蔬菜等多个领域,现在主要致力于蔬菜的病害防治和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研究,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也解决了当代人们主要担心的食品问题,让人民吃地放心,让农民种地起劲。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杨成德老师是甘肃省瓜菜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甘肃省设施蔬菜专家组及甘肃省标准创建专家组成员,他经常深入农村田地与老乡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他提到,农民们对有关农业方面的理论知识非常渴求,希望有专家学者能为他们解决种植上的问题。所以,他每次都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借助短信、微信以便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当他们来寻求帮助时,他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老乡解决问题,有时老乡的问题也会为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除此之外,他还在全省多个市县乡对技术人员和农业进行多次培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杨老师虽然没有文人墨客的旷世感慨,却一直用行动和付出,诠释着一名勤奋严谨的科研工作者立足农业为农民的理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