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三“创客”民房中坚守梦想——让3D打印走入寻常百姓家
原标题:三“创客”民房中坚守梦想——让3D打印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位创客达人正在调试打印机。郭涛/摄
编者按:“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2015年全国两会上,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客”,成为持续发烧的“热词”。随后,从国家到地方,各种有关“创客”的活动以及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使得原本在浩浩荡荡创业大军中默默无闻的“创客”成为最受关注、最为时尚的群体。今年6月5日,我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出台,鼓励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发展。发展的雨露与沃土已然齐备,越来越多有梦想、更有行动的“创客”开始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拔节抽穗。他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因为梦想和追求变得不同凡响。今天本报推出策划报道“追寻兰州‘创客’”,让我们走近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创客”,感受他们激情创业的脉搏。
A、创意:3D打印替代传统工艺
寄语:普通人能够使用高大上的3D打印技术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郭涛) 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三台电脑,两台3D打印机,在这样一个极具简陋的房子里,三名“90后创客”达人用智慧和勤劳坚守着他们创业信念:将3D打印技术带进人们的平常生活中。
靠实力闯天下的“创客”达人
日前举办的2015兰州创客汇上,最火的“创客”莫过于三名“90后创客”达人,胡宝年和他共同创业的高谦、安生肖。这三名来自兰州永登县的“90后”小伙子将3D打印技术引进到兰州,并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对这一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和推广。带着对3D打印技术以及三名“90后创客”达人的好奇,记者经过多方打听,在西关十字的一个家属楼里,找到了兰州创智天地3D打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还不足70平方米,除了三台电脑、两台3D打印机和打印材料外,再就是各种3D打印出来的人像、工业模型和艺术品。
“我们三个工作和生活都在这个房子里,创业初期条件艰苦些。”胡宝年告诉记者,他们三个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这次在一起创业完全是他们的爱好,创办3D打印工作室的所有经费都是他们三个自己这几年工作的所有积蓄,没有向家人伸手要一分钱。
三名“90后”辞职当“创客”
“没有创业资金,你们怎么会选择3D打印这一前沿技术作为创业领域呢?”对于记者的问题,胡宝年说他的创业之所以选择3D打印技术和自己的打工经历有关。胡宝年告诉记者,他2007年初中毕业后就去了深圳打工,当时在一家工厂做塑料模具,由于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只能干些简单的工活,并且拿不到高工资。看到工厂的模具设计师只在电脑上设计图形就能拿到高他几倍的工资,于是他在工作之余就开始琢磨电脑,学习设计。在工厂工作了4年时间,他学会了运用电脑搞图形设计。而这些也就给胡宝年这次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4年7月份时,他在电视上看到了介绍3D打印技术的电视节目,当时就被3D打印技术吸引住了,他立刻萌发了在这一领域创业的想法。于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去青岛、武汉、深圳考察3D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前景。经过一番考察后,胡宝年觉得3D打印技术大有前途,可自己一个人干不了,就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发小,因为高谦、安生肖在大学学的数控及工程相关专业,于是,胡宝年就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高谦、安生肖,并邀请他们一同回兰州创业。
之后,两个小伙伴分别从新疆和南方回到兰州,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90后”踏上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成功研发设计安装3D打印机
租办公场所、去南方城市购买3D打印机及高分子集合材料、学习3D打印技术……今年春节过后,三个“90后创客”就拿着他们筹集来的15万元,开始正式创业了。
“未来3D打印技术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甚至会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对于3D打印技术和他们的创业前景,三个“90后创客”信心满满。胡宝年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往要开发一部新的手机,需要先做手机模具模板,小一点的15万左右,大一点的差不多在30万左右,需要花费半个多月的时间。而如果利用3D打印技术做手机模具模板,打印出来可能就在10小时以内,花费几千块钱。这对于商业而言,节省的成本可不是小数目。
在沿海地区这项产业给各行各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而在兰州进行3D打印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目前在市场推广以及原材料采购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我们的原材料都得从南方城市采购,并且有的原料还买不到,再就是购买来的3D打印机不能运用到所有的打印任务中,为此,他们经过研发创新,已成功研发并安装了自己的3D打印机。
“在半年多时间的创业中,我们收获颇多。”胡宝年说,目前,我们就和兰州理工大学合作,通过3D打印技术给兰州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制作零部件。
B、“无人机”控
给生活带来好帮手
创意:将无人机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
寄语:从大学校园开启梦想航程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郭涛) 提起飞机,人们总会想到一个硕大的科研团队,而不会和几个在校的“90后”学生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在我们兰州,就有这样几个在校的“90后”学生在研制无人飞机的研发和运用,而且他们的成绩很出色,不仅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他们将无人机技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到了一起,目前他们的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了全省的测绘、航拍、农药喷洒等领域。
“90后”男孩在大学研制出多旋翼无人机
在大学临近毕业时,经过不断尝试,兰州理工大学研二学生杨启帆作为“90后”创客,终于实现儿时的梦想,研制出一款多旋翼无人机.
和杨启帆相识,是在今年的兰州科技成果交易会上。当时,杨启帆和他的无人机成为兰州科技成果交易会最大亮点,有能进行拍照和摄像的无人机、有可以进行农林植保的无人机、还有进行地质勘察的无人机,它们吸引了参与者驻足观赏。当然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杨启帆成为众多媒体记者争相报道的焦点。
这个阳光帅气的“90后”男孩,从小就是一个“飞机控”。而研制无人机,是杨启帆的第一个梦想,梦想真正起步始于大学,那时他在华北电力大学读大三。在此之前,他就热衷于各种小发明创造,和其他同学发明了智能黑板,还发明了一套节能装置,获得全国节能大赛二等奖。大学期间,杨启帆和几位爱好者一起还成立了科技协会,并通过自己做生意、学校资助等途径筹集经费,延续着自己的爱好。
在大学临近毕业时,经过不断尝试,杨启帆终于实现儿时的梦想,研制出一款多旋翼无人机,并获得国家专利。他把获奖收入全部投入到无人机的研发中,很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研发了出来。在校学生当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大学毕业后,杨启帆考上了兰州理工大学电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他依然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着。2014年,杨启帆的无人机获得甘肃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助燃了杨启帆的创业梦。当年9月,在学校和科技部门鼓励下,杨启帆联合一个“80后”和一个“90后”成立了兰州一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做起了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深夜一个人摆弄飞机”的苦日子不知熬过多少之后,如今一航科技拥有各类无人机12架,价值40多万元,同时,他们还自主设计了一个可以载重80公斤的无人机,现在他们的主营业务涉及测绘、航拍、农药喷洒等领域。不仅如此,公司的创新团队也由起初的3个人增加了现在9个人的强大团队,现在他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共7种型号12种款式,能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欲将无人机运用到人们平常生活中
“研究成果如果不转化,就没有实际意义。”杨启帆的第二个梦想是将无人机应用到实际中,他的这个梦想目前在渐进式地实现中,近年来,公司除自己发明的多旋翼无人机外,他还以零件组装、购买等形式,先后成功试飞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机、飞艇等12架无人机,为甘肃国土、地震、农业、体育等部门提供了特种拍摄、土地测绘、植保作业、对地侦察、影视航拍、无人机维修等服务。
杨启帆告诉记者,“只有融入创业创新的大时代,才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杨启帆说,他不想让自己的无人机只是人们的玩具,他希望它能一直翱翔在天空,走进人们的平常生产生活中,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