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鸡蛋飞

15.05.2015  14:12

    北宋书市上有一本小册子,名曰《物类相感志》,专讲各种生活小窍门,例如怎样辨别香油真假,怎样辨别桐油真假,点茶的时候怎样用食盐激发甜味,炒肉的时候怎样用蛋清锁住水分,等等等等,其中好多方法到了现在仍然用得上。

    辨别真伪和烹调方法都属于实用型的小窍门,这本书里还有一些不实用的小窍门,平常过日子用不到,完全是为了好玩。

    例如这一条:“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可以自升起,离地三四尺。”在鸡蛋上钻一个小孔,倒出蛋清和蛋黄,灌入露水,用油纸把小孔糊住,放到太阳地里晒,晒到一定程度,蛋壳会从地面上飞起来,能飞三四尺那么高。

    我把这条内容讲给我媳妇听,我媳妇不信,说我夸大其词。为了证明古人诚不我欺,我开始做实验:

    土鸡蛋一枚(后来发现只要是鸡蛋就行,不必非用土鸡蛋),用刻章的小刀在蛋头上钻一个小圆孔(让鸡蛋大头朝下,左手握蛋,右手握刀,刀尖紧紧抵住蛋壳,慢慢转动鸡蛋,刻出—个小小的圆圈,轻轻—捅,圆孔就有了),拿根竹签探到蛋壳里搅动一番,把蛋黄搅碎,把蛋黄蛋清倒出来,把蛋壳洗净晒干,灌入少量白开水(这个季节很难搜集到露水,所以用白开水代替),用胶水和一小片保鲜膜粘牢圆孔,放在露台的无风处暴晒。

    头一天,蛋壳纹丝不动,第二天下午两点半,三十多度高温,蛋壳里的白开水可能开始迅速蒸发,变成一大团水蒸气,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动能,拱着蛋壳往上跑,果真飞起来了!蛋壳离地大约五公分,又歪歪斜斜落下来,然后再飞再落,持续了二十多秒。

    实验做完,蛋壳不要扔,撕掉保鲜膜,对着蛋头上那个圆孔吹一吹,只要口型对头,蛋壳会发出悦耳的筒音,就跟吹损一样。如果吹奏的节拍是三短一长,每吹四下为一小节,则蛋壳发出的乐音是这样的:割割割谷,割割割谷,割割割谷……那是北方平原上一种候鸟的鸣叫声,这种候鸟的学名叫做“四声杜鹃”。

    我想,以后我们家再有雅客上门,我就请他(她)吃炒鸡蛋,完了看蛋壳升天,听四声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