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融入林中让花草围绕身边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
龙源焕然一新
五泉公园掩映于苍山翠岭环抱之中,滨河林荫道上绿叶婆娑,灯光音乐喷泉水珠晶莹……谁能想到,兰州,这座曾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城市正在向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迈进。现今,她正以全新的姿态准备迎接国家创园专家组的实地检查验收。打造城市绿化新格局
我市处于自古“苦甲天下”的陇中,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市便开始了改变生态的长期奋战。从背冰上山到兴修水利;从引种驯化到种苗培育;从绿化山川到打造景观。经过艰苦努力,我市以“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兰州”为目标,城市园林绿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公园、广场、游园为景点,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
目前,全市主次干道基本形成林荫路系统,河道沿岸绿化良好,黄河风情线景观效果进一步凸显;居住小区、单位绿化加快发展,全市创建园林化单位559家,绿化达标单位308家,花园式小区35家,花园式单位64家;建成生产绿地面积411.84公顷,防护绿地面积1708.89公顷;城市公园、广场、风景区建设充分体现“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理念,突出植物造景,注重增绿美化;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各类绿地的绿线。我市建立了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完善了兰州市园林绿化地理信息GIS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园林绿化建设的动态监管、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据了解,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84.04%,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我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生态工程,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全力打好“冬防攻坚战”,相继实施了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燃煤污染治理、企业出城入园等一系列措施,重点抓好控煤烟、灭尾气、降扬尘,治污成效明显。2013、2014年空气优良天数分别达到299、313天,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刷新了人们记忆中的漫天雾霾。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4.7分贝,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小于3.0℃。污染减排任务圆满完成。近三年内共削减化学需氧量9983.63吨,氨氮2202.69吨,二氧化硫57392.04吨。全市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建成了重点污染源综合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并全面开展了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大了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质量。加大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力度。黄河湿地保护和开发步伐加快,编制完成了《黄河兰州段(新城大桥—桑园峡)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启动实施了万亩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并被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11年—2015年)》,目前正在实施之中。
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全市城区主次干道共计324条,近年来,结合重大活动,我市重点对嘉峪关路、庆阳路、盐场路、滨河路、西津路等城区重点路段和会场周边地段进行路面维修。编制了科学合理的设施养护维修计划,全力提高并扩大养护维修的及时率和覆盖率。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小西湖立交改造工程顺利通车。罗锅沟大桥、深安黄河大桥和金雁黄河大桥已经贯通,元通黄河大桥即将收尾,雁白黄河大桥启动实施。三年来先后投运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且运行正常,排放达标,日处理污水35万吨,污泥均进行卫生填埋。取缔了城市生活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同时,根据省环保厅要求编制了《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已建成西固区金沟生活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另一个大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铺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正在建设当中,届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
与此同时,我市完善了城市管网水和城市排水检测、管理机制。我市供水企业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别对地表、地下水源、净水生产各工序点、管网以及管网末梢等用户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和不定期的抽检,形成完善的多层次水质检测、管理机制。管网水水质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14年又完成兰维路管道工程、南滨河路西延段排水管道工程等城区污水“全收集”项目新增工程。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按照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山水城市、传承历史文脉、展示现代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的编制工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突出以兰州自然山水为特征,凝聚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特色,以生态建设促发展,不断完善提升黄河风情线景观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2008年《兰州市黄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我市依据地域特色,进行综合整治开发的方式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最佳做法”。
创建园林城市成果普惠市民
建设园林化的城市,不仅仅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功能。专家介绍,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减轻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了解,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需要完成一些硬性指标,为此就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建设和管护,比如游园的数量,道路两旁的绿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市政设施完善改造,污染的控制等,这些都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创建工作还需广大市民共同参与,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如利用庭院、办公室、阳台等空间栽花种草,为房前屋后的树木花草松土、清理杂物、浇水施肥,美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绿化环境贡献力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对破坏环境,损坏花草树木、乱砍乱伐的行为进行制止或举报。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引导身边更多的人去爱惜花草树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相关链接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包括哪些指标?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涉及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八大类74项指标,其中既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线管理等一票否决项指标,也有建成区绿地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林荫路推广率等扣分项指标。
具体申报评审的程序和办法:
一是申报。国家园林城市评审每两年开展一次,偶数年为申报年,奇数年为评审年。我市已在2014年的9月30日前将市人民政府的申报申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及遥感测试基础资料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其他申报材料也于3月31日报送。
二是评审。包括材料审查、问卷调查、实地考查、综合评审、命名公示和动态管理。
据了解,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申报、评审的程序和要求,2014年9月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通过了省级初验,正式向国家住建部提交了创园申请并上报了首批申报资料。2015年第三季度,我市将接受国家创园专家组的实地检查验收。 □记者吕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