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的是民意暖的是民心

28.10.2014  03:34

    眼下马上到供暖季节了,笔者随意翻了下报纸,发现在供暖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管道、设备老化甚至故障;物业、热企,开户费等乱收费;还有住户怕像去年一样供暖费交了换来的却是室内温度的不达标。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用户供暖质量。

    为什么供暖总是出问题,年年出问题,总是有问题解决不了?供热设备的质量问题、物业热企的成本问题……说到底,就是个责任心的问题。供热设备有问题,为什么早不能发现解决,这其中的监管、审核都在做什么?管理者不能只听只看只协调,补贴与重罚同在,才是真正的为民解决问题。

    凛冽北风吹来时,暖流成了人人的期盼。在供热经济链条中,百姓是终端,花钱买热,有需求并在市场中接受相应服务,而供热企业则是收费者,同时也承担提供优质服务的义务。一座城市供暖的本身,不仅仅是市场的供需理论在起作用,同时也是考验该城市民心工程是否落实到位的一个“温度计”。显然,这“温度计”的一端,牵的是老百姓,另一端牵的是市领导的心和整座城市的立体关怀,而中间呢,则是市场经济下,既讲收费又要提供服务更需担负社会责任的供热企业。因此,三者必须统一起来,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三者都必须共同分担并用最科学快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毕竟对于这个寒冷的冬天来说,供暖无小事。

    因此,建立一套相对细密的监督机制很有必要,而且这是一个真的需要恒心的工作,不能重复落入老问题的窠臼。有一个老问题是,供暖季刚刚开始的时候,供暖情况不错,然而,随着时间的延续,有的热企就开始偷工减料,热线电话也经常没人接听。当暖情显得疲沓的时候,正是问题的多发之时。监督渠道并不能够通达于温度末梢,所以很多热企和部门选择了快速遗忘,有些问题只要纠得不够坚决,监督力度一弱下去,就故态复萌。因此,提高城市供热管理水平,还应针对具体问题和突出矛盾想办法、找对策,建立科学管理、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付局面。

    冬季供暖关系民生“温度”,检验管理水平,是对城市管理者执政为民理念的检阅和科学发展能力的测试。用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科学谋划、精心实施的智慧,确保群众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寒冬,是管理者应该而且必须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