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本报北京讯】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蔡晓红提出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一系列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粗放,长期依赖资源消耗、房地产、低端制造和廉价劳动力等要素,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加快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领域转化,释放科研成果的活力和潜力,是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蔡晓红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小试、中试和新技术产品样机示范。目前我国对基础研究已有相对比较健全的项目支持体系,而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科研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的支持机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小试、中试和新技术产品样机示范,对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不仅要“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所需的资金支持问题。
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后支持机制。按一定比例对实际技术合同交易额进行后补助,建立重大产业化成果的后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优秀产业化团队的科研配套条件,保障其经费支持,使其专注于市场急需的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实现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与应用。
放开对兼有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的核心科技人员的持股限制。部分具有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的人员同时是从事重大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的核心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该放开对兼有处级及以上行政职务的核心科技人员的持股限制,真正激发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
取消对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创业企业的停薪留职时间限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创业企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如本人今后要求回原单位,可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聘用手续,取消对科技人员离岗创办科技创业企业的停薪留职时间限制,彻底打消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