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失独”问题需要完善养老体系

07.01.2015  03:29

    在我们身边的很多街道社区,有这样的一群父母,或许他们的年龄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女。因为意外等原因,他们孩子年轻的生命被无情地夺走。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年龄太大,他们再次生育几无可能,每到合家团圆的节日,不免触景生情,他们只好躲亲避友;但儿女的音容几乎每时每刻都历历在目,这让他们总是眼含泪珠。他们自称为“失独者”。为了让这些失独家庭、失独父母得到更多的爱,辞旧迎新之际,我市多个社区的多种举措为他们送去了别样的关爱。(相关报道见1月6日《兰州日报》七版)

    中国的失独家庭有多少?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披露过详细的统计数据,但是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老话讲:“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此乃人生三大不幸。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失独家庭,其精神创痛更是远远超过多子家庭。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养老保障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对于失独家庭的收获保障和养老问题,政府已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加以解决。2014年9月12日,我市人口、卫生、民政、财政、人社和房产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实际状况,加大了对失独家庭的补助,同时对60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并在收费标准上给予照顾。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对失独人员养老的兜底保障,但是,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要重获生活希望,最关键的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记忆阴影。因此,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对这一群体实施特殊养老保障的关键核心。

    解决好失独家庭的精神养老问题,首先要建立完善失独家庭信息收集机制,通过调查和了解失独家庭的数量、年龄分布、经济状况等基本信息,全面掌握和研究失独群体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等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失独家庭常态化、精准化扶助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在实施物质帮扶的基础上,要尽快建立常态化的失独家庭精神救助机制,规范建立常态化的“失独家庭”精神救助机制,设立由民政、残联、卫生、计生等部门组成的专门针对“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机构。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织组建心理医生专家库、“失独家庭”精神服务团队、家庭关怀互助网络平台等,对“失独”老人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维护他们的尊严,抚平他们曾经受到的伤害,做好精神慰藉工作。在这方面社会公益组织大有可为,社会义工也是很好的帮扶平台。

    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失独群体的产生也并非今天才突然出现。老无所养和老无所依的焦虑,正一步一步逼近这个日渐老去的特殊群体。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解决不好,将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巨大隐忧,也会给全社会一个突出的负面效应。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国家计划生育补偿责任”的题中之义,这需要全社会都积极面对,用关爱之心来消融失独老人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