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力征信牌照:首批延产二批开抢

04.11.2015  07:25

南都供图

    首批获得准生证的8家个人征信企业尽管已经按照央行的吩咐准备了大半年,但央行却未如期发放牌照。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央行上一轮验收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尚未通知有新一轮的验收,但有人士透露,8家机构并非都能获得验收通过,或有机构未能获得首批牌照。业内人士称,对于构建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的机构而言,个人征信牌照具有基础价值,是必争的牌照。

    首批牌照或不足额发放

    今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

    记者从业内获悉,7月,央行完成了对首批个人征信机构的首轮验收工作。随后又完成第二轮验收工作。

    据悉,在此期间,尽管个人征信牌照尚未正式下发,但在准备工作期间,上述8家机构中多家已经开始推出自己的产品上线或开始内测,如各家机构纷纷推出了以“信用分”为基础的产品。如芝麻信用的芝麻信用分、腾讯信用分、前海征信的“好信度”、中诚信征信的“万象分”等。

    对此,一家个人征信机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推出的此类产品也是央行验收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刚开闸,央行也希望透过各家机构推出的试水产品来了解各家的思路和打法。“这也是验收工作中考核的部分。

    记者从业内获悉,央行验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中业务端主要考察各家机构的数据来源、系统模型、产品形态、技术以及合作伙伴;而对于机构内部,则主要考察组织架构、管理团队、管理制度,重点在于合规和信息安全保障方面。

    目前两轮的验收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是否会有新一轮的验收工作,多家征信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接到通知,央行亦没有进一步明确牌照何时发放,大家都在静待通知。而由于接近牌照的发放,所以各家机构尤为谨慎,目前对外亦不敢进行过多评论,希望能够安全获得牌照。

    对于已获得准生证的机构谨慎的原因在于,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获得的信息看,8家获得准生证的个人征信机构并非都能获得牌照。央行可能会只下发6个或者7个征信牌照。

    开抢第二批牌照

    这样的业内传言,与监管层相关人士在不同场合透露出来的思路一致。央行行长助理杨子强曾在某研讨会上强调,要严把征信行业进入门槛,在征信许可备案中把握好市场规划,对征信机构整体数量有计划,不搞多而乱。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王煜也曾表示,征信服务只是为信息使用者管理和决策提供外部信息参考,只是在主体决策中起辅助作用。征信市场的容量有限,不容易赚钱。做征信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主体大量的信用数据。征信市场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征信市场发展反对重复建设,反对一哄而上。

    不过,尽管监管层对于牌照的发放显得非常谨慎,但市场主体却表现出对个人征信牌照极度的热捧。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万达金融、京东金融、宜信等企业有意愿申请第二批个人征信牌照,其中,部分机构已经向央行提交了申请。

    对此,安信证券研究团队认为,个人征信市场前景非常大,短期市场价值超过300亿元,长期价值超过1500亿元。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对于构建互联网金融控股集团的机构而言,个人征信牌照具有基础价值,是必争的牌照。

    需要完成顶层设计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个人征信牌照需要继续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杨涛表示,以大数据、云计算、交易平台和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开始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制度与政策设计中,对于互联网征信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问题与挑战,还未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同时相关概念还需要进一步阐释。

    目前个人征信机构产品不仅面向金融行业,而是场景化的营销。如芝麻信用“机场营销事件”就曾传出因此遭遇央行叫停问题,杨涛认为,传统的征信提供者往往遵循“采集者与信息产生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方原则,从而保持相对独立性。但是伴随互联网信息巨头的崛起,该原则可能出现“模糊地带”,如腾讯征信用微信、QQ的社交数据,服务腾讯的放贷业务。对此要进一步明确底线原则和标准。南都记者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