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的高考替考为何如此难发现?
光明网评论员: 昨日央视的曝光和今天(6月18日)多家媒体的跟进报道,让河南触目惊心的高考替考链条浮出水面。
从招募枪手到遴选枪手,从安排家长与替考者见面到打通考场内的各个“验身”环节,组织者安排得有条不紊、各环节衔接得严丝合缝。那些为改变命运、十年寒窗的高考学子们不会想到,七万块钱可以搞定一个考场、“史上最严”的技术检测可以被轻易破关,有些人坐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地将他们挤出高考录取名单。
敢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高考舞弊,替考链条的每个环节恐怕都有树大根深的背景。几个报道中的细节就展示了这一点,一是组织者自称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并堂而皇之地将枪手“选拔考试”安排在了该校的教室里;二是在高考当天,一位贴错“指纹膜”的枪手已经引起了指纹验证机的报警,监考教师还是让她顺利地进入了考场;三是组织者自称,这种替考已经组织了三年,“没出过事”,而其步骤安排的熟练性也侧证了这一点。果如此,至少在河南出事的这几个县城,高考替考已经是半公开的事情,是“阳光下的阴谋”。
其实,正是因为规模化、链条化,替考舞弊反而难以发现。近几年,高考的严格化有目共睹,几乎每年都有“史上最严”的新闻报道,其把关的环节更加频繁,分工安排更加缜密,对舞弊尤其是替考者来说,每一个环节应对不当都可能暴露。2008年的甘肃天水移民替考案,就是因为一位监考教师的发现而曝光的,这对舞弊者而言称得上重大教训。两相对比,就会发现“高考进场查验身份的每一个流程都安排妥当”“在监考的各个环节获得通融”的河南替考案更为棋高一着,因为将参与群体和获益群体扩大,反而更难以被发现。
央视镜头曝光、河南招办回应的顺序,也证明了“难以发现”这一点,同样表明了替考组织者“三年没出过事”的原因。主管部门看不见而镜头一扫就能发现的事情,与其说是因为隐蔽,还不如说是已经正常化、半公开化。这一方面展现了规模化舞弊瞒天过海的能力,一方面也暴露了地方主管部门对偏远地区高考流程的控制水平。
只要有考试,监管者和作弊者就在进行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角力。近年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高考日益严格、高考作弊手段就日益严密;高考防泄题、防作弊、防替考的流程越加严谨,高考作弊就越有规模化、组织化趋势。换个角度说,今天要在高考中成功舞弊,已经必须集团化运作、必须将更多的监管者变成同谋者、必须由更高的权力层级来操纵,就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河南的替考案已经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了这些特征。
据悉,教育部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个已经有集团化特征的替考事件,肯定在各个环节都有“内部人”照应,甚至可能得到当地更高权力者的默许。公众想看得到的结果不仅仅是严惩组织者、处罚替考者,更希望把这个利益链连根拔起,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