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高站位规划高水准实施 努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21.08.2014  11:56

   中国甘肃网8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郭兰英) 8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兰州开展“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调研检查时强调,要重视前瞻性、战略性和导向性,立足实际和特点、统筹发展和民生、抓住关键和要害,高站位制定城市规划,高水准推进规划实施,努力提升兰州城市建设水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建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市领导袁占亭、俞敬东、张星、咸大明、严志坚、王璇及高春远、高兴贵等陪同调研。

  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是东西横贯中心城区的主干线路,今年3月全线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12月试运行。王三运来到东方红广场建设工地,实地考察了工程进展情况。他强调,轨道交通承担着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作用,要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力争早日投入使用。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及时公布施工信息,充分宣传轨道交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王三运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兰州城市规划展览馆项目。他指出,展览馆设计和建设要深度体现精致理念、充分彰显兰州特色,详实展现兰州城市历史风貌变迁、规划建设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宏伟蓝图,努力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平台。

  王三运还考察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在听取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后,他指出,现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盆景”不少,但还未形成“风景”,我们要克服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思想,拿出气魄、放远眼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瞄准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加快发展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城市规划要把握好“五个位”

  随后,王三运专门听取了兰州市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及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情况介绍。他指出,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依据和蓝图,要重视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导向性,高起点谋划城市功能布局和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速度,确保城市规划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王三运对兰州做好城市规划提出了三点要求:要立足兰州实际和特点做规划。具体要把握好“五个位”,即把握好龙头地位,作为省会城市,兰州既是全省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要立足这一定位,放眼全省制定规划,充分发挥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把握好实力首位,盯紧兰州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度,高站位谋划基础设施、产业摆布等方面的发展规划;把握好枢纽部位,在规划中进一步突出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特殊地位;把握好组团错位,既要体现老城区、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之间的功能分工,又要体现同环兰经济圈其他城市的功能互补;把握好文化品位,将桥文化、河文化、山文化、古文化、书文化和食文化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打造特点鲜明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重点抓住四个方面做好规划

  要统筹发展和民生做规划。产业规划要科学确定各大板块的着力重点,在市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郊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增强各板块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服务民生要有效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瞄准缓解交通拥挤、提高空气质量、保障饮水安全三个重点做好规划文章,努力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要抓住关键和要害做规划。重点有四个方面,就是规划的科学性要成为决策层的集体意识,城市规划必须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决定,有效防止个人意识、防止脱离实际、防止违反规律;规划的权威性要成为前后任的自觉遵循,不能随意对规划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调整变更,必须一茬接一茬把既定规划实施好落实好;规划的功能性要成为近中远的重点取向,着眼服务生活和生产、服务本地和全局,科学规范、适时适度调整和完善城市规划,确保规划提出的功能定位符合实践发展和形势变化,当前特别要加强与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部署的紧密对接,研究和确定兰州在经济带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功能;规划的宜居性要成为不间断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作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终极目标,在交通、生态、饮水、教育、医疗以及社会安宁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努力把兰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群众满意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