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论坛】马忠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铸造有“魂”人才

01.12.2014  11:08

 

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马忠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意深刻,可谓使命光荣,影响深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铸造有“”人才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个时代,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所要追求和坚守的政治灵魂。正如列宁所说:“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也说“没有正确的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忠诚源自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命脉和灵魂,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历史雄辩证明,我们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树立坚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对党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

新形势下,面对多元、多样和多变的复杂社会环境,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的渗透、侵蚀和颠覆,少数党员干部产生疑惑、疑虑和疑问,甚至发生了动摇和蜕变。剖析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问题,尤其是走上腐化变质道路的原因,关键一条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这就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建设基础,必须首先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真正补足精神之“”,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高地和精神家园。要在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深入了解党史增强对党的信赖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始终要铸牢共产党人绝对忠诚于党的政治灵魂。

大学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铸造马克思主义政治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现实需要。大学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如此类、凡此种种都会在大学校园中有所反映。特别是理想信念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学风校风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有时还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坚守立德树人的大学本分不仅是塑造有魂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记得读小学时就牢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历史沿革看:德育为先始终是社会主义办学之基、育人之魂。许多大学的校训也集中反映了德育在办学中的突出地位。如北京大学的“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校升本前也有“铸造师魂、培养师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校训。随着我校的升本和转型发展,以及国家对新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旧的校训已不能更好地凝炼反映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转型理念。迎评促建期间我们又重新起用路易-艾黎倡导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新校训。但这绝不意味着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淡化,而是更加注重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全部过程。更加注重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

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等实际情况。近年来,教育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有效载体,以迎评促建为抓手、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有“”人才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一是坚持理论宣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力争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领导带头、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分层落实。学院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有效载体,由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牵头,分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学工办、教学系(部)、心理中心、学生社团、研究所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园艺术周”活动、“走进蒙学”活动、“我的大学”征文活动、“优秀毕业生回访母校”活动、“高雅艺术校园行”活动、“文明礼仪”评选活动、“最美幼师”评选活动以及家长委员会制度和院长助理制度等等。三是根据学校安排,有计划地开展了“学生活动年(学生工作年)”活动、“六个为什么”学习讨论活动、“三个自信”宣讲教育活动、印发了《关于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报告的通知》。安排校外专家报告五场,校内专家报告四场,党总支书记专场报告两场。报告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阅读高雅文学,提高人文素质;甘肃历史与甘肃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习总书记讲话提高政治修养;学习习总书记讲话提高思想修养等。通过六个为什么学习讨论活动,着力回答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教育学院党总支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积极联手兰州城市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老同志、老领导在育人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邀请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老领导亲临课堂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成功举办多场座谈会和辅导报告,收到了预期效果。学院党总支希望通过回答六个“为什么”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学生课堂教育之中,贯穿到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贯穿到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进一步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高等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造有“”人才的必由之路

坚持德育为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以德育人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目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始终要围绕解决好学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人、为什么学、为谁学”的问题。简言之:就是要解决好“”的问题。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规律看,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确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提高他们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倾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从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来说,也需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受到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对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一些报道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往往容易产生偏见,从而影响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可能出现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糊涂、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等不良品质。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亲人的期待、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宝贵而短暂的大学生活,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而久远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将直接走向社会,因此,在大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使同学们在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