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聊聊天村民才会打开心扉

11.09.2015  01:54

    扶人之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服务型政府的一种责任。正是按照这种理念的指导,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委的安排,团县委三名干部和两名志愿者轮流在韦营乡韦家营村开展驻村工作,为韦家营村脱贫奔小康努力工作。

    初住到村里的时候,面对着一座连一座的大山,和山窝里一户户零散的人家,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困惑,在这个干旱缺水,甚至手机信号都不稳定的地方,我们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群众能接受我们吗?

    在村里的日子,我们最多的是去跟村里的村民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感到了一种明显的距离感,村民见了我们都客客气气的,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有他们观念里固有的认识,不敢说存在的困难。了解不到情况,我们也有很大的无力感。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村民开始跟我们熟悉起来,慢慢地开始跟我们说一些自家的事,村里的事了,我们也终于有了“融入”感。

    这种聊天也让我们打开了工作的窗口。我发现在村里,很多家庭都其实只剩下老人在“留守”,年轻人都去了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孤苦、贫弱,没有生产能力,苦苦地守候。而年轻人的“逃离”,是因为没有好的致富项目,但是在城市,又因为缺乏技术,挣的又是最少的钱。因此为村里找到合适的项目,扶植起适当的集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四个多月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为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每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的作风形象,都应该用心用情地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鱼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知道如何帮助,才能完成帮什么、促什么的任务。驻村帮扶就是下基层接地气,更是掌握实情的关键。多了解民意,多接接地气,才能增加工作的底气。梁素霞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