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米桶挑战”挑战那样“冰桶挑战”
当冰桶挑战和米桶挑战的喧闹过去之后,希望有人能想出像尤努斯创造的授人以渔的帮助穷人的方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慈善变得更有力量,也因此而能让世界逐渐变得更美好。
作者:张田勘
受到近日在全球走红的“渐冻症”慈善活动“冰桶挑战”的启发,居住在印度海德拉巴的曼朱 卡拉尼迪发起了另一项独具创造性的“米桶挑战”,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米桶挑战”活动的规则非常简单。受邀参与活动的人只需要亲手蒸一桶米饭或者是购买一桶米饭来捐赠给那些饥肠辘辘的贫民就可以了。而且,和“冰桶挑战”一样,大家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活动邀请时,也需要添加“@米桶挑战”的话题提示语。
在冰桶挑战逐渐走火入魔的时候,印度的这项米桶挑战行动更显示了独特的意义,表现在不仅有创新,或者是对冰桶挑战创意的延续,而且也帮助了更多的陷入贫困和需要实际帮助的人。
现在冰桶挑战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人们担心误入歧途。例如,当动用直升飞机进行冰桶浇水、用大冰块埋住身体以显示善心之时,这样的慈善已经变味了。这样的变味不独是一种娱乐秀和全民狂欢,而且在于从捐赠的效果来看显然已经弊大于利。例如,动用直升机的花费远远大过捐赠的钱财,如果把动用直升机的费用直接捐赠给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效果岂不更好。同样,用冰水浇人或大冰块浇人也会给一些接受挑战者带来身心疾病。以伤人的后果来营销慈善,是慈善不能承受之重,也非慈善伦理所允许,更不合生命伦理。
在此情况下,印度的卡拉尼迪发起的米桶挑战显然比中国盲目接受冰桶挑战并走火入魔要更上档次。原因在于,它为中国人提供了口头落实于行动的一个很好的范本或榜样。中国人办事常常标榜“中国特色”,但是,冰桶挑战既无中国特色,更没有创意,而且拾人牙慧,并正在误入歧途。现在,卡拉尼迪提出“用具有印度特色的慈善活动来支持需要帮助的印度人”就是一种印度特色,是对中国人好好上了一课。将来要提什么中国特色,最好学学这次的印度特色。
米桶挑战的意义也在于独创。尽管米桶挑战脱胎于冰桶挑战或受到冰桶挑战的启发,但是它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既简单,又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ALS不需要关注和帮助,而是指印度人从这项活动获得启发,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帮助了其他更多也需要帮助的人,因此,这就是创新。
巴尔扎克曾说,第一个把女人夸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夸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夸作花的人是蠢才。这个道理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科研、产品研发和推销。没有新意就没有市场和成功。同样,没有创意,就无法将慈善推向更广更深。当中国人都在照搬冰桶挑战时,同样是在说着女人如花的话和做着相同的事,但效果并不大,而且这样的慈善也正在剑走偏锋。然而,印度人有新创意,就不是跟风和附和,也让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实际帮助。
所以,与印度的米桶挑战相比,中国人只是跟风,而印度人是天才。显然,那些刻意通过冰桶挑战以赢得名声的各路星们和大V们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慈善方式,成为一个创新的慈善者而非跟风的人。
当然,无论是冰桶挑战还是米桶挑战,也都还没有触及慈善和帮助别人的本质,既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对贫穷者最好的帮助是让其获得自己拯求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是让其有造血能力而非总是对其输血,如此才能获得可持发展,并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白血病、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病或孤儿病来说,是要创造一种让药企愿意研发和经营防治这类病的孤儿药,例如,政府给予药企在税收和研发方面的获利机制,也通过医保列入孤儿药物名单让保险公司愿意对孤儿病给予保险。
对于贫困者来说,授人以渔的方式已经有人做出榜样了,这就是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 尤努斯。他通过创办乡村银行让广大贫困农户能获得小额贷款,从而让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获得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从而找到自己拯救自己的途径和方式。
因此,当冰桶挑战和米桶挑战的喧闹过去之后,希望有人能想出像尤努斯创造的授人以渔的帮助穷人的方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慈善变得更有力量,也因此而能让世界逐渐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