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乡土,留住乡愁,核心还是要依靠发展——《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作者访谈

16.10.2015  01:45

  阎海军,1982年出生于甘肃通渭,现为天水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从事记者工作过程中,他长期关注农村问题,除了热爱编辑、记者本职工作,阎海军还喜欢业余创作,《崖边报告》就是他思考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崖边报告》一书关注的是乡土问题,作者用炙热的感情、温暖的笔调、赤子的情怀,书写自己的父老,书写自己的乡亲。他的心思没有停留于讲故事,他的目光没有局限于小村庄,他的整本书透露着对家园故土及当下中国农村的关怀与热爱。用阎海军自己的话说,他的乡愁不单是抒情,更不是悲鸣,而是真实的生存体验,更多的是对农村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的期望与信心。他想通过《崖边报告》这本书抛砖引玉,藉此倡议更多的人关注城乡一起化,关注农村发展改革。据了解,《崖边报告》上市仅仅只有一个月时间,影响力已初见端倪。后续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发酵。日前,就《崖边报告》一书的写作情况,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首先祝贺海军新书出版。《崖边报告》一书充盈着浓浓的乡愁,的确,乡愁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深沉厚重的,请谈谈你的乡土情结。

  阎海军:一个人一生最深刻的记忆来自童年,离开童年生长的地方,一辈子最深刻的记忆驻守在故乡。对于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有关童年的回味总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作为进城的农民,故乡的一切一直萦绕在心底间,挥之不去。我相信绝大多数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有这种情结。所有由乡村向城市迁徙并落脚城市的人都会有淡淡的乡愁,都会有幽幽的乡恋。我作为一个进城的农民,也有自己的乡愁。每次面对焦灼的农村,面对大地上劳作的父母亲,我没有因在城市生活而产生丝毫的幸福感。乡愁的概念很文艺。文艺总是美好地呈现事物,或者反映美好的事物。我对文艺的境界也很羡慕,但是我生性使然,关于故乡,我觉得文艺的抒情不足以表达内心。我进城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安逸。越是舒坦的日子,我越发难以忘怀父老乡亲与生存较劲的苦痛,越是不能摆脱故乡的残破对我内心的倾轧。是一种疼痛的感召促使我写故乡,写父老乡亲。我知道,我的做法是不被时尚话语和猎奇眼光所青睐的,但是有很多跟我一样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感同身受的人还是对这种情愫有一种不约而同的认同。但是我要强调的是,乡愁不单是抒情,更不是悲鸣,而是真实的的生存体验,更多的是对农村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的期望与信心。守住乡土,留住乡愁,核心还是要依靠发展。

  记者:任何一部写作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文本的选择是否恰当,你认为《崖边报告》作为一本跨文体写作的文本,它的文学意味和学术价值如何评价。

  阎海军:文本是写作者最重要的部分。我的写作在这方面用功过少,是欠缺的。比如这本书,是随心所欲写故事、发感慨。是社会学、新闻调查、文学化的综合写作。相应地,这本书故事的部分是大家非常认可的。这就表明了一个问题,讲故事是最吸引人的文本方式。我觉得,写什么,不一定非要有套路,按规则。关键是要有真情实感。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语文修养也难以变成作品。既耐看,又有问题意识,是我对文本的追求。关于这本书的价值,我还是想强调,以我的能力我只能做到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有识之士来关心农村的未来。可喜的是,该书得到了国内众多农村问题专家的肯定,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贺雪峰认为:该书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乡村巨变,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作品较新闻报道多了几分理性,较学术研究,多了几分情绪。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王小强推荐说:一个年轻人,离开农村,不忘家乡,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奋斗多年,写出所见所闻的父老乡亲,这种朴素感情和天然联系,是城里学者不具备的优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女工》、《苹果背后的富士康工人》作者潘毅认为《崖边报告》是一部优秀的农村民族志,贡献在于指出中国必须调整发展模式。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作者梁鸿说,《崖边报告》不只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感伤而又沉重的人物的命运,也勾画出这命运背后的总体逻辑和结构,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和启发性。

  记者:文章合为时而著,你的“崖边”一书涉及到三农思考等很多社会问题,你觉得一个作家应该如何在作品中关照社会?

  阎海军:我觉得文学祖祖辈辈都应该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关心现实。而且是关注最大多数人的事儿。向善、审美是人类的追求,作家关注正反两个方面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感化人类,正如鲁迅所说,揭示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现在是一个娱乐过头的时代,所有严肃深沉的问题很容易被消解成噱头和谈资,很多人又不注意研究文本,只选择有趣的、好玩的,个别人的阳春白雪无法打动占多数的下里巴人,谁在真心真诚地关心社会,要用他的行动和作品说话。文学是这个时代最没有门槛的事物,不像其他艺术形态要借助很多有形无形的支撑与关联,热爱文学的人应该感恩。我觉得文学无所谓当下、过去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写的人各有所好,读的人各有所爱。

  记者:写一本书非常不容易,作为朋友,我们都知道这本书你写了近十年。如今,《崖边报告》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登上许多好书排行榜,澎湃新闻网、网易、搜狐、腾讯等新媒体已对其作了重点推介。当初料想到这样的社会效应了么?说说写作《崖边报告》一书的目的。

  阎海军:我一直的希望是《崖边报告》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乡土问题,关注城市化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今天能有媒体关注,是好事,我是欣慰的,但并不是最渴望的。该书面世后,有些媒体还进行了回访,有些媒体在转载时有一种涉奇心态,断章取义,迎合低级趣味,刻意寻找和放大农村古旧、成陋、滞后的一面,肆意渲染农村的荒凉、悲苦、愚昧,对作品大量的客观描述和理性思考视而不见,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村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对基层干部与民同甘共苦并肩砥砺的生动实践,对农村秉承传统道德敬老孝亲的道德风尚,等等方面缺少应有的关注,这种心态和做法实际是对农村的假关心,小兴趣,没有深沉的爱和真切的关怀,对此我感觉非常遗憾,甚至有些愤怒,我希望真正关心农村,关心三农的人能认真客观地阅读这本书,本着研究问题,关心社会,关爱底层的态度,就事论事,在理性层面审视这片土地。

  记者:最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女记者,纪实文学获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我觉得这对于很多热爱写作的新闻人是一个莫大的鼓励,说说你的感受。

  阎海军: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特点是记者和非虚构,这对我而言是非常大的鞭策和激励。之前很多报道都讲了,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向纪实文学的致敬。这也说明非虚构写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近些年,国内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非虚构写作作品,还有引进的国外非虚构作品,都有很大的读者群体。只要深入采访,用心去发掘,有时候,现实社会人生的精彩程度会远远超过小说。未来应该坚持非虚构写作。

  记者:最后,听听你的下一步打算?

  阎海军:这部作品出版后,很多人说前半部分很文艺、也耐读,但是后面的部分过多谈了问题。豆瓣上甚至有人批评说我是“中国式记者”。对这个批判我不想过多辩解什么,我只想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想用标签打扮自己,我只想就着问题说问题。其实文艺地抒写或者抒情,我练习过的,有人还说写得不错。我时时被现实的问题压着,我觉得我不是玩文艺的人,我没有那么闲适的心情去玩。所以我就写了现实的问题。这恰恰是大家不感冒的东西,这也印证了这个时代对乡土的漠视。正如北大出版社王立刚先生推荐《崖边报告》的话:“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不能只是发发乡愁、晒晒担忧,还要像阎海军这样去身体力行,去展示去研究去寻找出路。”至于今后的打算,我想说的是,由于这本书编辑成书较早,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关注,我的最终出发点仍然关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农村,作为新闻记者,我有责任书写当下农村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农民身上可贵的精神力量、农村基层组织促进民生、推进改革的伟大实践,比如当下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双联行动等,这是我书写不尽的题材,我也希望媒体能以真诚、客观、积极地态度看到这些史无前例的建设成就和生动实践,这才是拥抱和迎接西部农村美好未来的是正能量、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