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屏障守“西门”--甘肃省玉门市水土保持工作纪实

22.02.2017  23:07

      本站讯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首千古名句,道出了河西走廊自然条件的严酷。

 

      玉门,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廓西端,有着“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70%,干旱、少雨、风沙大,属强度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9%,生态极为脆弱。近年来,玉门市把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做为承载着“石油摇篮”老玉门向生态文明新玉门的转型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监督管理,注重执法落实,着力打造水保生态屏障,扼守河西走廊“西门”。

 

        谋势而动   在夯实基础中规划布局

 

      盘点家底做到心知肚明,谋划未来方能运筹帷幄。玉门戈壁面积较大,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抓好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必须掌握基本情况。玉门市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水务部门先后数次组织人员对全市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摸清区域内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先后对水土流失面积、成因、危害程度进行了全面调查,编制完成了《玉门市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区域规划》,划定27个重点预防保护区、14个重点监督区和16个重点治理区,统筹制定了保护和治理方案,明确了目标,细化了措施,并通过电视台、广播电视向全社会进行公布。按照“大面积规划,小面积实施  ”的总体思路,在编制的《玉门市水利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玉门市城市防洪规划》《玉门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中,将水土保持作为重要环节体现在水利改革发展综合规划、防洪、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之中,既注重防洪减灾功能,又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使控制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行,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有效地避免了“边建设边破坏,先破坏后保护”的问题,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与此同时,玉门市还结合实际,确定了6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新市区、条湖水库、石油河、白杨河、昌马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工程列入重点治理内容,拟投资35047.85万元,规划治理总面积12197公顷,其中水土保持林10202公顷,经济林610公顷,种草1385公顷,目前,这些规划项目正在逐步实施,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注重规划的同时,玉门市着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督,建成占地约4hm 2 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综合典型监测场,重点对风蚀强度、风蚀量、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度等项目进行监测,近年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率达到95%以上,为河西走廊风沙治理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有科学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布局的新阶段。

 

顺势而为    在综合治理中追求效应

 

      2013年7月,随着汨汨清流滋润颗颗苗木,标志着昌马水库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完成,经过三期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度从33.31%提高到了67.75%,林草覆盖率由20%提高到了71.23%,不仅有效扭转了昌马水库长期饮用“泥沙水”、“混沌汤”的局面,而且还改善了昌马乡生态环境,并为河西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累了经验。

 

      玉门市境内分布着疏勒河、小昌马河、白杨河、石油河等四条常年性河流,同属疏勒河流域。玉门市按照小工程大群体、一项水利工程,营造一方绿色的思路,建设与营造并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条湖水库、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将库区水土保持工作摆在首位,着力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既保证水库“病愈康复”, 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又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玉门市新市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则通过工程、生物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集中整治;节水配套与改造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则通过大规模的渠道建设和高新节水技术应用,增强了抵御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绿色水利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换代升级。

 

      同时,不断加大以湿地和天然沙生植被为主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坚持“大范围封育、小区域治理”的工作思路,突出水资源在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在保证三次产业用水的同时,注重生态治理的修复。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扶持发展种草养殖业、退耕还林、保护水源和天然植被。加大生态绿化用水量,在生态用水上予以倾斜地支持,并连续数年减免水费,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玉门新市区环城防护林、花海大畅河农田林网建设等规模大、起点高、质量好的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初显成效,赤金红山寺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在绿洲外围建成一道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有效阻止了沙漠对湿地的侵蚀。在巩固昌马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的基础上,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农耕措施,有效调动了受益区群众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0平方公里,部分被风沙破坏的土地又显出了生机。位于玉门西线风沙口的黑沙窝,曾经吞噬了3000亩耕地,直接危害着周边400户农民和千亩良田。近年,当地吸纳民间资金180万元,植树造林2000亩,栽植防风林带30多条,锁住了沙魔的咽喉,复垦耕地2000多亩。当地还进一步走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子,让沙漠变害为宝,造福于民。通过规模集中、连片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了生态安全,生态发展新优势正逐步显现。 

 

趁势而上    在严格管理中彰显威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随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加上违法案件牵扯面广,查处难度大,现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做好制度的“废、改、立”显得尤为迫切。玉门市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玉门市水土保持管理暂行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和审批管理规定》等5项制度规定,健全完善了《水土保持重大事件通报制度》《水土保持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等11项制度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落实,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督促落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方案审批阳光化、监督检查经常化、竣工验收制度化、规费收缴标准化、水保执法程序化”,这是玉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行为准则。在具体工作中,玉门市牢牢把握水利部颁布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十三条红线”,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国标),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以通过审批,做到审批前有现场勘察、有公告,审批后有公示、有现场检查,并接受各方监督,切实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杜绝了“后门”,提升了水土保持行政审批的社会公信力。在全市任命专职或兼职水土保持监察员24名,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书面限期整改通知书,事后所有材料进档案并有跟踪监督记录,做到有始有终,有效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巩固了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对全市已建在建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档造册,根据不同情况主动介入验收,对每个项目验收情况详细登记,并就不合格项目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项目,启动执法程序予以查处;要求水土保持设施未通过验收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规费由业主直接在开户银行窗口交纳进财政,水保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经费由财政拔付。在监督管理中,公开执法程序,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准确确定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标准,使每个案件的执行都能做到应用法律条款准确,特别是对拒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提前介入,争取主动,搞好调查取证,确保事实依据充分,文书制作规范,执法主体得当,处罚幅度得当,使违法者心服口服。

 

      玉门市注重发挥政府作用,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凝聚部门执法优势,确保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突出政府监督推动,玉门市人大、政府将石油物探、修筑铁路、公路、水利工程、水电站、输电线路、开办矿山、烧制砖瓦等开发建设活动作为重点监督管理对象,并开展长期督促检查。突出社会监督推动,在全市聘请30名“三禁”信息联络员,专盯违法案件。突出联合执法推动,水务部门会同国土、环保、林业等多个部门参与联合执法16次,采取集中督察、重点检查、个案查处等方式,查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查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水土流失等违法现象,督促落实治理措施。近年来,已先后查处了在境内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而擅自开工建设等违法案件13起,督促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5起,实现了玉门境内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督落实“双百目标”。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生态水利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玉门水土保持工作正谱写出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发展乐章。  (供稿:张建国    李爱英    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