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探索教育扶贫新路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2.03.2016  09:47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和妹妹就不用交学杂费和书费了。能免费读高中,我和妹妹都特别开心,我们会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两当一中高一学生赵米兰开心地说。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两当,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将全面实行从小学至高中的十二年免费教育。

这正是甘肃省发力教育精准扶贫的缩影之一,从2016年起,甘肃将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预计将覆盖超过10万名贫困高中生。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西部多个省份在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加大对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学前教育等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路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于此间召开的两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要“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高中教育免费让赵米兰一家高兴不已。她的母亲廖慧玲说,以前两个孩子一学期总共2000多元的学费、书费让全家发愁,“两个娃娃免费上高中,给家里减轻了大负担,省下的钱可以留着她们上大学用。只有让娃娃们多读书、积累知识,她们才能走出大山。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硕豪表示,教育条件差、学生流失、教育观念落后等是中国乡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贫困地区来说,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措施。而且,教育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扶贫能实现可持续的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能让更多贫困学子跨过“学费坎”,继续求学。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力投入,则能让这些孩子掌握技能、实现就业,进而为自身家庭摆脱贫困提供保障。

同处中国西部的贵州省,自2013年起努力推进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仅2015年就完成中职招生33.2万,给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帮助。

廖云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17岁的她即将完成中职教育升入高职。原本初中毕业后就要出门打工的她,通过职业教育走上了人生的另一条道路。

现在除了不交学费,每年还能拿近3500元的补贴,学习生活都有了保障。我成绩不太好,但一直都想读书,原本以为初中毕业就不能读了,但通过职业教育我获得了读书机会,还学会了技能。”廖云说。

据悉,目前该校开办有计算机、旅游酒店、学前教育、医学、交通运输等5大类专业,共14个小专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和行业经济发展,从而保障学生就业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该校校长周柱说。

在他看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读书、学技能,让他们获得更多赚钱谋生的机会,最终能改善其家庭生活。

据悉,近3年,黔西县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由于技能水平扎实,大部分毕业生已经作为企业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平均工资3000元以上,为自身家庭的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地处西部的四川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基层薄弱。

2015年前,四川凉山州仅有1所公办村级幼儿园,学前教育资源缺乏。而自去年起,该州实施“一村一幼”计划,新开办村级教学点978个,新增近入园幼儿近4万名,结束了彝区农村没有学前教育的历史。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介绍,如果不经过学前教育,当地学生上小学后才学汉语,常跟不上教学进度,语言障碍导致了学业困境。在彝区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抓住了“短板中的短板”,从源头打牢“控辍保学”的根基。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变了当地老百姓观念,让孩子能多读书成为家长们的主动选择。现在州里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学校几乎都在‘满员运转’。”谢宁说。

正在全国两会上审议讨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教育扶贫列为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之一,强调“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资助救助力度”,“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

在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教育师资,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不应该随意撤并,应当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保留火种。”李硕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