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冰川面积半世纪缩小18%

17.12.2014  03:09

资料照片

    兰州晚报讯(记者何燕)近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京发布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面积缩小243.7平方公里。此次冰川编目完成后,我国成为世界冰川分布大国中唯一完成两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专家组组长秦大河院士表示,此次冰川普查不仅为全球变暖提供了直接证据,还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更将为我国目前西部开发、重振丝绸之路等重要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是中、低纬度山地冰川面积最多的国家。西部冰川的九成位于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剩下的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四个省份。本次发布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应于我国西部2010年前后的冰川现状。目前,我国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为51840平方公里,估算冰川储量为4494立方千米。相比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其中,位于新疆的阿尔泰山和西藏的冈底斯山的冰川退缩最为显著,冰川面积分别缩小了37.2%和32.7%;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变化幅度居中,冰川面积缩小21%到27.2%;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仑山则缩小8.4%到11.3%。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被誉为“固体水库”。我国于1978年至2002年在施雅风院士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冰川编目工作,以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航摄地形图和航空相片为主要数据源,以手工量算为主要手段编目,总计编制46377条冰川的目录,总面积59425平方公里,估计冰储量约5600立方千米。由于近年来冰川出现退缩,已无法反映西部冰川现状,2006年起,在以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指导和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开始对中国西部冰川分布现状进行系统更新。目前,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已通过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共享。

    针对冰川面积不断减少,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表示,冰川面积减少,会影响到它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同时冰川的变化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短期内会增加水量、形成冰碛湖,类似于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因有随时溃决的可能而对下游形成威胁;长期则会令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水源的地区将受到干旱威胁。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