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聚焦甘肃三西扶贫:32年,从穷“没治”到冲小康
中国兰州网9月18日消息 32年前,15岁的王照基忍着口渴,背上书包,踏着干裂的黄土到乡镇念书,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永远离开贫瘠干渴的家乡。
如今,身为企业家的他,却又离开大城市,回到家乡——定西市通渭县新庄村,办起“羊银行”当了“行长”。当记者来到这个村时,看到规模化养殖场里“存”着几百只良种羊,140多户农家新建的标准化圈舍里养着从“羊银行”里“贷”来的小羊羔。无需任何成本,只要想“贷”,就能“贷”到,两年后只需向“羊银行”偿还羊羔两只。“银行”与农户双赢,140多户用户每年仅养羊一项,就能新增上万元的收入。
“三西”地区是甘肃河西走廊、定西市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简称,其中甘肃河西、定西包括49个县市区,有农业人口1232.9万人,历史上“贫瘠甲天下”。1983年,国家启动“三西”建设,开了扶贫攻坚的先河,32年间累计在甘肃省投入“三西”建设资金60.82亿元,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740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25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82年的78%下降到21.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的133元增加到5736元。
从锅里没粮、缸里没水、身上没衣、穷到‘没治’到面貌巨变、冲刺小康,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王照基这样的许多“三西人”难以忘怀的家乡记忆。
变化一:曾经的缺粮大县救济粮一吃吃半年,如今变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三西”因旱而穷,30多年前,穷的表现莫过于“饿”。在“三西”扶贫启动的1982年,甘肃省仅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80%的人口缺粮半年以上,每年需从省外调运救济粮12亿斤。
“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就另找出路”。30多年来,甘肃省历经探索,走出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之路,使干旱地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增长点。王照基的家乡通渭县已连续4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据测定,这里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产达561.6公斤,与甘肃省的水地单产相当。每市斤1元的玉米收购价格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大量的玉米秸秆也催生了养羊产业迅猛发展,甘肃“三西”地区仅肉羊的饲养量近3000万只,王照基的“羊银行”也就催生出来。
变化二:曾经“一碗油不换一碗水”,如今定西变“临洮”。“一碗水,用三遍。又洗菜,又洗脸。当年的大旱你没见,牛在哭,羊在叫,麻雀没水飞不高。”定西市安定区内官镇77岁老人李炳章的一段快板书,记录了定西干旱缺水之苦。大旱之年,通渭县甚至想出过“花盆里种麦”的办法。而据甘肃省扶贫办统计,1982年至2014年底,全省修建人饮和小水利工程2.59万项,解决饮水农户135万户。2014年底,陇中旱塬百姓翘首期盼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一期通水,154万余名城乡群众家不在洮河边,却喝上了洮河水,成了“临洮人”。
“儿时,沟里的苦咸水,苦到咽不下去。”王照基说,家乡首次解决吃水困难,是上世纪90年代集雨水窖大规模建设之后。而真正吃上干净、甘甜、安全的自来水,是今年把洮河水引上山。
变化三:曾经的万山阻隔,变成了与大市场的咫尺相连。“三西”之穷,不仅穷在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更穷在万山阻隔,远离市场。32年来,陇中地区户均有1个人以上在外务工,劳务经济已经成了铁杆庄稼。如今,留在家里的人也不再埋头种地,而是抬头看市场,对准需求搞农业。
6年前,渭源县莲峰镇石门村陆家庄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王宏平,为了帮家人还债,尝试足不出户开网店,经销本地中药材。去年,他的网店营业额已达20余万元。电商扶贫不仅解决农产品外销难,也是贫困地区提高开放度、融入大市场的一次重要机遇。甘肃省今年启动电商扶贫计划,计划在3年内让七成以上的贫困乡能用电商销售土特产。
变化四:曾经的大水漫灌,变成如今的精准扶贫。
为了让甘肃“三西”地区加速脱贫、冲刺小康,全省又启动“1+17”精准扶贫,其中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政绩考核重点,放到减贫增收、生态治理、公共服务和加强落后村党建上,成效显著者提拔重用,扶贫不力者降职调岗。
甘肃省副省长杨子兴说,今后5年多,甘肃省将至少投入财政资金1563亿元用于全省的扶贫攻坚,有望撬动金融资金、群众自筹和社会投资4800多亿元,通过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等“六个精准”,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