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李宁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23.06.2014  19:26

李宁教授在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6月18日,应土木工程学院邀请,西安理工大学李宁教授来我校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土木工程学院会议室作了关于“边坡分析与设计的四个公理”和“地下洞室稳定性现场快速评价”的学术报告。土木学院和能动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讲座,讲座由韩建平院长主持。

李宁教授用生动的图片和风趣的语言介绍了边坡和地下洞室,尤其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开挖过程中地下洞室稳定性的现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潜在滑动面的参数取值、边坡主动加固力上限以及稳定性分析评价中的上限和下限方面客观存在的四个公理,并指出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不足之处。

此外,李宁教授就如何快速有效的现场评判地下洞室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讲座,介绍了洞室尺寸、围岩类别、洞室埋深、断层以及支护形式等因素对地下洞室的稳定性的影响,李宁教授现场演示了由他本人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的地下洞室快速智能化分析评价系统(FAST),该平台能够对无断层、一条断层和两场断层等多种条件下地下洞室的围岩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喷锚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快速分析,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状进行快速评价与预测,还可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现场快速诊断与评估;可根据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状与支护结构安全性,快速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可根据现场监测的洞周关键点位移对围岩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和初始地应力进行快速反演分析。报告会结束后,李宁教授为土木工程学院赠送了一套地下洞室快速智能化分析评价软件。

报告会上,李宁教授和土木学院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与探讨,给教师和研究生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为学院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李宁教授简介:男,汉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1982年在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学习,取学士学位;1982—1984年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89—1992年在奥地利Innsbruck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8年起担任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科带头人、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理工大学土木一级博士学科带头人。兼任第五~七届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七届副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副主编。2002年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青年奖,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模范,同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党员,2009年荣获“西安市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318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142篇,发明专利6项,申请软件版权5项。先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子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科院院长基金项目等十项及大、中型水电工程中有关岩基、边坡稳定性、围岩稳定性等生产研究项目1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