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物》“内蒙古编”“甘肃编”出版

08.07.2015  04:15

    兰州晚报讯(通讯员于光建记者雒焕素)7月6日,《西夏文物》中“内蒙古编”(4册)和“甘肃编”(6册)率先与读者见面,来自北京、甘肃、内蒙古、宁夏的专家学者聚会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我们希望通过整理、出版大型文献研究丛书《西夏文物》,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西夏文物一网打尽!”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说。

    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中,独独没有西夏专史。作为一个立国达190年,与北宋、南宋、辽、金先后鼎足而立的封建王朝,西夏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其中,不可移动的文物,多分散在我国西部的大片地区,可移动的文物则分别保藏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和考古所的文物库房里,过去虽然也有零星介绍,但既不系统又不完整,这也成为西夏学研究的瓶颈。《西夏文物》由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心联合相关省区共同编纂,中华书局和天津古籍出版社联袂出版。按计划分别编为“宁夏编”“甘肃编”“内蒙古编”“石窟编”“综合编”(综合编收录分散在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西夏文物)。这项文化工程于2011年启动,将在2018年全面完成。“内蒙古编”“甘肃编”近日率先出版,分别收录120处、60多处西夏文物遗址,包括石器、瓷器、石刻、金属器、雕刻、绘画、图片、拓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