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吊庄村“双联”让群众得实惠

22.07.2014  03:56

帮扶单位的员工与农民心连心

    【本报讯】7月18日下午,兰州的伏天格外炎热,西固区统战部的干部们利用周末时间又一次踏上帮扶村——达川乡吊庄的乡间小路,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交流,征求致富意见,“联村联户确实好,给我们办了很多实事,你看,这条路以前很窄,现在拓宽了,“三马子”跑起来又稳当又安全,成了我们村上的主干道。”村民达林忠说。

    西固区达川乡吊庄村面临黄河背靠山,1300口村民,1200多亩耕地,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兰州城区务工。长期以来,村上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去年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亟需帮助脱贫致富。

    吊庄村作为西固区委统战部的帮扶联系点,一开始,班子成员一边进村入户对接,了解民情民意,掌握帮扶的基本情况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边动员各民主党派捐资捐物,积极献爱心。经过多次与乡、村领导认真协商沟通,牢牢抓住村民的所需、所盼,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出发,从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矛盾入手,结合吊庄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开展了找项目、捐物资等帮扶活动,群众深感满意。特别是今年,区委统战部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在联系协调帮扶资金37万元,帮助吊庄村实施敬老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帮扶吊庄村上台生产道路建设资金30万元,这条道路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吊庄村及周边群众的生产劳动道路难行问题。

    走进吊庄村达家台,玉米长势繁茂,西红柿、茄子、豇豆等露地蔬菜新鲜翠绿,一条6米多宽的沙石村道从达家台一直延伸到村庄,新拓建的痕迹还能看到。据吊庄村党支部书记达清城介绍,该村的耕地分为川地和台地两部分,大部分耕地在达家台,而人却居住在川区沿黄河一线,形成了人和地分离的局面,一条1000多米长的村道是村庄通往达家台的最便捷道路,台上年产各类蔬菜900多万斤。可长期以来道路狭窄难行,特别雨雪天安全隐患大。西固区委统战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爱心企业捐款,目前将道路由原来的4米拓宽到6至8米,使农资拉上去,蔬菜运下来,增收有保障,致富有奔头,村民形象地称为“小康路”。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