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稍峪乡保存完整的氐羌遗风

26.02.2015  12:14

  羊年正月初六,记者随文化局和档案局领导到稍峪乡马河村挖掘和抢救复新班皮影戏,有幸目睹了氐羌遗风在西和境内的完好保存。

  皮影戏,俗称人头戏、灯凋、梅花腔、影子腔,发源于西和礼县,腔唱高亢粗犷,悠扬婉转,一人唱、众人和,具有极强的舞台渲染效果和艺术表达张力。在村内特意搭建的舞台前,记者看见诺大的演出场地,挤满了前来看戏的群众,清晰的帷幕、恰到好处的灯光,加上彼此熟识的面容、活灵活现的皮影、高亢粗狂的唱腔、悠扬婉转的锣鼓,引起台下观众一波高过一波的欢笑。

  皮影戏演出者马富奎说,复新班皮影戏最早出现在清代康熙年间,是西和县内赫赫有名的“杨家班”,班主一直由“白杨(羊)村”的杨姓人担任,传到“马河村”由马姓担任班主已有六代。马富奎告诉记者:“现在,复新班除了参加一些“愿戏”以外,每年从正月初四开始演“社戏”,往往要演到二月二过了以后才能休息。”

  而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皮影戏演出前极具氐羌遗风的祭祀仪式。

  和皮影戏演出舞台一样,马河村人还特意为自己信奉的“黑爷”和“杨四爷”搭建了看戏的“戏座”。相传,“杨四爷”即魏晋时期的仇池国国王、武都国国王杨灵珍,曾与杨难当同为氐王。

  皮影戏演出前,村民将一只公羊牵至“黑爷”和“杨四爷”戏座前众人跪拜的卷内,一人操起凉水抹至羊头顶(然后离开),众人口呼“神灵归位”,但见这只羊在圈内绕过几卷后,头朝神座,连打两个冷颤,众人欢笑,祭祀毕。

  文化局局长王卫红告诉记者:“在西和,这种原汁原味的祭祀场景已不多见,它与皮影戏(西和影子腔)一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是氐羌遗风在西和境内的完好遗留。”

  “说到氐羌遗风,马河村和白杨村统称‘白马’,这里不仅保留有原汁原味的皮影戏,而且还有原汁原味的羊皮扇鼓。”档案局局长石永红告诉记者,“就在马河村对面的史山村,就有手持羊皮扇鼓的‘司公子(音译)’,‘传爷’的时候,可以对着自己的面额砍下鸡头。”

  由于时间的关系,记者未曾亲眼目睹‘司公子’砍下鸡头的一幕,但我宁愿相信它是真的。因为和积极申报非遗项目的王卫红局长一样,这位正在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石永红局长,也正在积极调动自己的视角和镜头,一点一滴的收集和记录西和人的物质记忆和精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