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乞巧节"现断代之困 官方施计急救文化
8月1日,农历七月初六,甘肃西和民众载歌载舞“乞巧”。杨艳敏摄
8月1日,农历七月初六,甘肃西和民众载歌载舞“乞巧”。杨艳敏摄
甘肃新闻网兰州8月3日电(徐雪魏建军)8月1日也是农历七月初六,甘肃西和县晚霞湖畔异常热闹,不少年长的妇女牵着幼小的女童临水而歌,庆祝当地一年一度的“乞巧节”,而不远处就屹立着她们所歌所唱的“巧娘娘”——织女的雕塑。
西和乞巧源于秦人古老遗风,已经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西和县各乡镇的未婚的姑娘们便自发地将彩纸做成的“巧娘娘像”请到一户“坐巧”人家的正厅神桌上,摆起瓜果茶酒,镜子香火供奉七天八夜,然后再焚烧将其“送回”天上。
至初七之前,当地的姑娘们便装扮一新,在这六天里载歌载舞,“祭巧”“唱巧”“拜巧”,祈求“巧娘娘”赐予她们聪明智慧,心灵手巧。
大多数地区的乞巧点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祈神迎水”,但也有少数地区在初六进行,西和县长道镇便是其中之一。
妇女及女童们跟随领头人到井边以一个瓦罐取水,然后返回“坐巧”人家,这期间大家歌声不断齐唱《迎水歌》:“水神爷面前摆香案,迎上神水照花瓣……”
参与“乞巧”的李瑞莲望着队伍里为数不多的女童说:“现在参加的姑娘越来越少,其中很多青年人进城上学、打工,还有一部分已经对这个节日渐渐淡化了,所以我们这些‘超龄’的长辈们便充当年幼女童的老师教授祖宗留下的歌谣及舞蹈,让她们不要忘记这些。”
所以,在当地乞巧节上会往往会看到“老少”组合的队伍,青年人则寥寥无几。
研究西和乞巧文化的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杨克栋对此现象也表示了担忧,“如果将中国的民俗文化比喻成大海的话,西和乞巧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滴水,但这一滴水也能五彩缤纷。”他说,小时候对每年的乞巧节印象极深,姑娘们“乞巧”时的那种虔诚至今依然感动着自己。
为了留住乞巧文化,七十余岁的杨克栋选择用笔将其记录下来,《仇池乞巧民俗录》一经出版便得到广泛关注。
同时,西和县乞巧文化旗舰店于8月1日正式开业,西和县常务副县长王卫东表示,此次针对乞巧文化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旨在向全国进行推介。截至目前,已经开设各类网店600余家,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
当天,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也于北京举办,民间艺术家们向海内外多国代表展示了陇南多姿多彩的乞巧民俗,此间不少国内民俗专家也将为乞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言献策。
年仅5岁的西和女孩小梦婕静静地坐在一旁,专注地看着姐姐们将“巧芽”放进迎来的水中,听着“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许心愿……”的歌声咯咯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