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汉简与陈杰书展”23日将在省博开展

21.10.2015  02:35

汉简(资料图片)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郭兰英)西北汉简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明四大发现之一,是两汉丝绸之路开拓创兴、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10月23日,由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西北汉简与陈杰书展”将在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将集中展示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藏的部分汉简精品及山东籍书法家陈杰的简牍书法作品36幅,这是西北汉简与个人书法作品“牵手”首次在我省展出,开创了历史先河。

    我省汉代简牍的一次聚珍展示

    此次,展出的西北汉简以代表性简册为主,主要有候粟君册、相刀剑册、死驹劾状、劳边使者过界中费等册书。其中,候粟君册出自著名的居延甲渠官遗址,共36枚,其中单行间21枚,双行简14枚,标题签牌一枚,题为“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书”。内容为东汉建武三年甲渠候粟君和客民寇恩之间发生经济纠纷的材料。册书完整无缺,涉及军事、民政、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是认识建武初年边塞社会的一面镜子。该册书分两种不同形制的简牍写就,字体隶书而略带行草,是西北汉简册书的代表。相刀剑册也是出自居延甲渠官遗址,共6枚,是西北汉简典籍文献代表。死驹劾状出自居延甲渠官遗址,共16枚,木简墨书,是极为珍贵的书法精品。

    除这些代表性简册外,此次展览的汉简还包括吏迁补牒、隧长病书牒、过长罗侯费用簿,以及大量简牍书法精品,是汉代简牍书法艺术的一次聚珍展示。

    展出36幅临摹和创作汉简作品

    陈杰,山东博兴人,中国书协会员,现工作于山东省滨州市文联,滨州市书法家活动中心主任,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他三十多年的学书求艺,从唐楷到二王,从魏碑到汉隶,从明清大草到出土简牍,正、草、隶、篆、行,均有很深造诣。曾参加过全国和国际的多次书法大展并获奖,近两年简书作品分别获中国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展。

    “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魏碑、汉隶一直是一个重要领域,曾长期研究临摹西北汉简,并融入到书法创作之中,但总觉得有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好,想写的没有写进去。”陈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直到2013年,有机会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一下子激活了内心深处对汉简观摩临习的迫切愿望。“在零距离接触珍贵的汉简文物时,我非常激动。那是与古人真正‘面对面’,看到的是第一手汉人真正墨迹,可遇而不可求。通过先后几次集中研究临摹西北汉简,并向博物馆专家学者求教,我的收获很大。

    陈杰痴迷汉简书法,多次来甘肃走访学习并临习汉简,揣摩其书法技巧和意境旨趣,使其书法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是陈杰在甘肃简牍博物馆馆内的临摹作品26幅,还有10幅创作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陈杰的36幅简牍书法作品,将由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