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纪实

01.12.2014  23:44

  原标题:允许失败 勇于创新 大胆实践——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纪实

  创新中心数码影视工作室拍摄微电影《

  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航模工作室展示作品

  2010年,学校成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2012年改名为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图为揭牌仪式 本版图片由西北民族大学提供

  一个由60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受过学校处分的学生不吸纳,挂科或学业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接收,在这里要当一个工作室主任必须经过学生组织的民主竞聘。2014年录取的5500名大一新生中有4200人申请加入实践创新中心,后经严格选拔,只有1800人如愿。

  这个名叫“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机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旗下的工作室有多大吸引力竟能让4000多名大一新生趋之若鹜?课业之余,这些莘莘学子们又在做什么?创新中心主任果建华给出的答案是:他们都是带着项目走进工作室的,有的做竞赛设计,有的搞软件开发,有的忙着拍电影……忙的时候还得加班,甚至奋战一个通宵也是常有的事。每个工作室配备至少10台以上的电脑,再加上2个机房,仅创新中心的电脑达500多台,但每天走进这里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玩游戏。

   微电影《》捧得一等奖

  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微电影作品大赛》评选结果9月23日在兰州揭晓,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四学生黎明(创新中心数码影视工作室主任)执导的微电影《》从120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捧回一等奖。

  2013年,他的作品《王老吉》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甘肃省赛区微电影短片二等奖。

  这之前,创新中心谢广岭摄制的纪录片《地摊儿》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入围奖、第三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最佳影片奖;马雪峰制作的《我的低碳生活》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入围奖、第三届全国计算机大赛三等奖;候丕刚导演的微电影《少了一个》获沈阳国际微电影节入围奖、首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最佳公益微电影提名奖……

  目前正在杭州实习的黎明说:“这部励志微电影是我拍摄的第二部微电影作品,在榆中县夏官营农村拍摄了3天,后期制作花了25天,影片故事很短,只有12分钟。影片想告诉人们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我们珍惜身边所拥有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的那一刻再后悔,很有可能,这一次的错过将是一辈子!这部作品我付出了很多,我只想说,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就好!”

   创新中心推“允许失败”模式

  创新中心成立于2010年5月,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目前已投资700多万元,下设25个工作室,是学校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团队,输出创新成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综合实践平台。

  创新中心实行“宏观指导,充分放手,允许失败”的管理模式。各类学科竞赛全部依托学生自主完成,需要指导教师时,学校在和学生沟通后安排有能力、责任心强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在竞赛经费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他是学校的主人。同时,让学生“自主构思、自主设计、自主实(试)验”,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实验时间可由学生自主决定,实验内容可由学生自主构思立项,实验设备可由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安装和使用,实验过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计划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另辟蹊径。整个过程不仅始终贯彻学生的自主性和设计性,还能建立学生间的互动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同时,创新中心实行“一纵一横”两条线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行组织、自我管理。“一纵”即由学校管理委员会-中心管理委员会-工作室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构成。其中,工作室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各工作室负责人是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定的。“一横”由教师指导学生、高年级学生引导低年级学生构成“导师学长制”。积极引导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和科研创新上的传、帮、带,增强工作室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一纵一横”的管理模式,中心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竞争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了学生自行组织、自行管理。

   西北民大学子争相入“心”

  到底是什么了激发学子们的创造力和创作灵感?创新中心又有何种魔力吸引学子加入?

  “如果问我为何加入创新中心这个大家庭,主要原因是这里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加入中心的三年里,除了学习,就是每天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的理念就是: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用心学习。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不是我选择了创新中心,而是创新中心选择了我!”黎明如是说。

  黎明说,这些年,他的时间大半部分都待在工作室,跟喜欢数码影视的同学携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创作空间,没有约束,也没有太多的压力,大家课业之余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科竞赛上,学校每年也会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很多资金上的支持,让学生去尽情创作作品,这也是工作室的独特魅力所在。在这样一个能干自己喜欢的事的环境中,他还会有时间去玩什么电脑游戏吗?不光是他,工作室的其他学生也不会!

  创新中心综合办公室原主任、现供职于宁夏泾源县政协的于彦平说,进入大学后,大家似乎都想加入某个组织锻炼自我,学生会、社团和创新中心等都成为大家选择的组织,但自己最后还是选择了创新中心,并且在这里一待就是四年,这里似乎成了他的家。他喜欢这里的氛围,老师充分把管理权交给学生,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权、话语权,而且,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同学形成了“自我学习、互相学习,追求共赢”的学习氛围,不同民族学生的思想在这个平台上交会融合,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成果。

   “中心”勇于创新结硕果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学校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培训、研发、技术攻关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先后吸纳了全校各专业的近万名大学生参加。目前已成功举办或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50余项,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68项、二等奖160项、三等奖280项,其他奖项280项,获得省级特等奖40项、一等奖88项、三等奖280项,其他奖项460项;有700名学生获准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经费240余万元;同时,多名学生参与学校老师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中心学生还在多个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近500篇,获得专利20余项,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中心已成为西北民族大学提高学生素质,展示办学成果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创新中心成立以前,学校没有获得过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奖项。2010年创新中心成立后,不仅为参赛学生聘请了指导老师,还给予各方面支持和保障,鼓励学生“零负担”参赛。当年的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学校有三名同学脱颖而出,其中机器人工作室许崇言同学获得“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全国二等奖,电子设计工作室杜超同学获得“单片机设计与开发”全国三等奖,系统设计工作室杨金澎同学获得“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全国优秀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创新中心第一届成员中(2011年毕业)有10人被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等重点院校录取为研究生,有24人被深圳创维集团研究院等党政机关、知名企业录用,学校推免生中有60%来自创新中心。

   毕业后仍在中心“取经”

  创新中心原社会调查工作室主任,现为六盘水市国土局钟山分局土地储备开发中心职员的陆胜雄说,创新中心是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自我实践、创新锻炼的重要平台。而且,创新中心“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育才理念、“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创新意识、“团结协助、包容发展”的团队精神已融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创新中心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其“会做人,能做事,敢创新”的文化教会了他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如何开展创新性课题研究,培养他专心致志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中心这一平台使他结交了十几位德才兼备的知己好友,这使他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大学毕业后之所以没有找工作,仍留在创新中心学习,一是自己经历了创新中心艰苦创业过程,对创新中心有很深的感情;二是创新中心领导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他心生感动,想继续跟领导学习为人处事;三是创新中心有一流的创新硬件环境,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让他去大胆实践。

   学子细说创新中心

  学子们在创新中心有哪些收获,得到了怎样的锻炼?这些只有从创新中心走出的学生最有发言权。

  曾任创新中心电子设计室首届负责人、目前在太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杜超说,2009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当时负责创新中心筹建工作的孙老师、果老师和祁老师,从此,在创新中心的日子便成了他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新中心提供的平台,让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而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均找到学习的方向。大家在这里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创新中心原系统设计室主任、现供职于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李绅说,回忆起美好的大学四年生活,最幸运的事就是加入到创新中心。他认为,创新中心最大的魅力在于: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独立自主、开放互联的学习平台,一个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量身定制的平台。在这里,每个学生不仅实践了知识,塑造了品格,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好的习惯是一辈子的财富,受益终身。他在创新中心最大的收获不是得过的奖,而是真正认识了自己。

  创新中心原数码影视工作室主任、现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的王蔚说,自己一直希望有个固定的场所来进行影视拍摄,而数码影视工作室正好满足了他最迫切的需求。这里不仅有大量先进的设备,学校还统筹各类型的比赛信息和各类进修培训活动。创新中心不仅实现了学生最初的梦想,还给学生创造一个编织更大梦想的舞台。

  创新中心综合办公室现任主任马潇说,他在这里一待就是4年,要说学到什么,最让他觉得珍贵的还是在这里得到的个人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能力和经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的完善、优良品质的发扬。他很庆幸能加入到创新中心,在这个即将步入社会的转折阶段,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的平台,让他汲取养分,完善自己。这里是大学四年最珍贵的记忆,在这里学到的东西也将是一生的财富。

  让大学生在更广泛的选择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学习,充分体现了西北民族大学“以学生为本”、“让每个人都成功”的大学文化理念。如今,在该校校园里,创新中心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校园广播电台、BBS论坛、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博物馆、校园网等都有创新中心各个工作室的学子忙碌的身影。

   记者 武永明 通讯员 赵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