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十字站点分三期进行围挡
轨道交通西关十字站剖透视效果图
西关十字西移站点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自3月28日正式开工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工程进度、交通疏解等问题专程走访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公司和西关十字站点,实地了解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情况。据了解,截至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及区间土建工程除陈官营站、西客站、省政府站3个站点受征地征收问题制约没有进场施工外,其余站点均按计划进行树木移植、管线迁改和交通疏解工作,部分对交通影响不大,场地条件较好的站点已经开始同步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在西关十字的施工工地记者看到,目前,向西搬移的公交枢纽站点已基本建设完成,但由于临夏路北侧一户商铺没有完成搬迁拆除,导致枢纽站至今无法完成搬迁外,其他施工工程均按照既定进度正在进行。据西关十字站点的项目负责人薄志军介绍,目前,西关十字站点已完成改造临时路面2104平方米,剩余西单门前还有416平方米未完成。新建公交车站5725.65平方米,并完成62根桩,其中,1500mm19根,1200mm5根,咬合桩34根,抗拔桩4根。此外,施工场地硬化2600平方米,铺盖区域预制盖板全部完成,共360块,完成永久围挡290米。同时,西关十字站清真大寺南侧交通疏解道路水稳层施工已完成60%,雨、污水管线置换北侧检查井开挖已经完成,400毫米污水管线置换钢管管沟开挖完成。在此基础上,西关十字环岛的施工作业也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稳步推进,环岛附近13条管线的改迁移位工作进展顺利,其中,难度较大的6.03米深的1.5米雨水管道已按照要求进行了悬挂保护,并对其他管线进行置换和移位,计划于8月份完成环岛围护桩的作业,撤出围挡,在路面架设军用梁,工程转入地下作业,使工程不再影响交通。薄志军说:“在轨道交通的施工作业过程中,为尽量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施工方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建一还一的原则,在占用道路的同时再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于极个别不具备建一还一条件的道路,施工方则采用改变施工工法的办法,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次西关十字站点的施工,临夏路北侧基本占用的都是人行步道,对机动车道的占用只有不到1米,而南侧不仅没有占用机动车道,反而还增加了两条车道。下一步,将对西单商场门前的机动车道进行取直改造,届时,此处的车道将进一步加宽,将会有效的缓解西关十字附近的交通压力。”
此外,记者从市轨道公司了解到,西关十字站位于临夏路、张掖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处,是轨道交通1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车站,1号线西关十字站呈东西向布置,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长约264米,宽约23米,共设有4个出入口,2组风亭。考虑到西关十字是兰州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客流、车流分布集中、交通最繁忙的区域,在施工前,市轨道公司和施工方就制定了应对方案,将临夏南路两侧人行道改造,拓宽现有路面,以满足交通导改的需求。同时,由于车站主体施工围挡主要利用现有公交枢纽站区域,该枢纽站原有22条公交线路中的44路、112路、120路、123路等4条线路将迁移到洪门子枢纽站。
据市轨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西关十字站点的建设将分三期进行围挡。其中,第一期将现有环岛四周进行围挡后进行渠化改造。施工约需4个月时间。改造期间,保持现状交通不变,机动车仍然围绕围挡环岛通行,改造后,中部搭设钢便桥,改为T型通行,南北向设置6个机动车道和两个非机动车道。
第二期为车站主体施工围挡,施工约需15个月时间。分两个施工围挡区,西区西起清真大寺东侧,东到钢便桥西侧,长约420米,宽约56米;采取分段施工、分段围挡的方式,首先围挡东面长316米的区域,西面104米的区域作为临时公交枢纽站,待东面区域施工完成之后,利用已施工完成部分车站主体工程上方作为公交枢纽站,再围挡施工西面区域。东区西起钢便桥东侧,东到张掖路步行街西入口,长约77米,宽约30—40米。施工期间,临夏路、张掖路与中山路交叉路口南进口设置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北进口设置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西进口设置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临夏北路保持现有3个机动车道不变,但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设。临夏南路将现有两个机动车道增设为3个机动车道和1个非机动车道。
第三期为出入口和风亭施工围挡,施工约需8个月时间。分四个片区,主要围挡临夏南北路现有道路及人行道,荣华商厦、亚欧商厦门前人行道及小部分道路。临夏南北路围挡之后,利用已施工完成的车站主体工程上方做交通导改,可保证双向6个机动车道和两个非机动车道,对道路交通影响不大,基本能保持现状服务水平。由于西关十字现状交通已经设置地下行人过街通道,因此,行人过街基本不受施工围挡影响。
24小时疏导交通实行无缝隙管理
交警工地“挤”出车道保畅通
据了解,东岗交警大队在天水路施工期间,积极与施工单位协商,要求施工工地尽量减少对机动车道的占用,并要求大型设备固定施工,土方挖掘随时处理的方式,从施工工地中多“挤”出空间,留给机动车通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岗交警大队在天水路工程开建后,从施工工地中“挤”出了2米的机动车道路,使目前的两侧道路可以双车道通行。另外,天水路施工期间,雁滩桥头十字被施工工地占用了机动车道10米之多,从而使由东向西的左转弯车辆通行困难,尤其是公交车很难转弯。为此兰州市交警支队协调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工地退回10米,留出机动车道供车辆通行,经过协商施工方按照要求退出了占用机动车道,使雁滩桥头十字的通行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天水中路目前实施两侧通行,中间施工的方式。由于施工中大型设备的碾压,两侧通行的道路时常出现坑洼、井盖破损、路面塌陷的现象。为了能使机动车在两侧通行时提高通行率,东岗交警大队要求施工单位一旦道路出现坑洼、井盖破损、路面塌陷的现象,立即采用钢板覆盖破损路面,以确保道路的有效畅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水中路施工以来,东岗交警大队全部警力向该路段倾斜,由原来的每天20人执勤,增加到目前的每天40名警力执勤,并成立了应急小分队,一旦道路出现事故、拥堵,应急小分队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同时组建了夜间巡逻小组,采用无缝隙对接管理,白天由民警疏导,晚上10点后,夜间巡逻小组接手执勤,确保天水路施工路段24小时执勤。据了解,天水路施工期间,东岗交警大队每天有近30名交警守候在农民巷十字至雁滩桥头这段不到500米的路段上,随时处理道路拥堵的状况,确保道路畅通。
□首席记者葛强
七万学生争做文明交通使者有条件小街巷实行单向通行
城关区多举措疏导缓解交通压力
随着我市实施的“上跨下穿”工程、贯穿整个市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多处“断头路”打通工程等的铺开,给沿线交通特别是人口密度超高、车辆聚集的主城区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有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城关区通过实施城区小街巷单向通行、中小学校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聘交通协警和协管员上街疏导等措施,劝导和纠正交通违法及不文明行为,挖潜和打通街巷及次支路通行能力,盘活道路资源均衡道路网流量,提高城市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减轻主干道交通拥堵压力。
聘两百协警协管员加强交通疏导
细心的市民已发现,在城关区主干道十字除了交警指挥车辆通行外,各个路口还多了两到三位佩戴黄色袖圈的人,他们手举小红旗吹着哨子指挥行人车辆通过,这正是城关区招聘的交通协警和协管员。据城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疏导城区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有效提高城市交通问题的处置效率,在市交警支队和辖区4个交警大队配合下,选拔了100名交通协警和120名文明交通协管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交警执勤,疏导道路交通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市民和车辆畅通出行指航引路。这些交通协警和劝导员上岗以来,不仅弥补了城区警力不足问题,更缓解了城区交通堵塞的压力。
七万中小学生争做文明交通使者
从今年四月起,城关区启动学生文明礼仪培养工程,并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我”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活动,让七万名学生争当文明交通使者。如五泉小学特邀五泉派出所警官,给师生和家长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交通安全教育;耿家庄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交法学习,让学生们掌握交通安全知识,认识各种交通标志图、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礼让的交通习惯;雁南路小学围绕出行礼仪,让学生自制交通知识卡片,让家长将感受写在卡片上,贴在家中以时刻提醒家人规范自己的行为等。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们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交规,而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形式,更是获得了市民的青睐。
有条件小街巷全部实行单向通行
昨天下午,市民赵女士指着改造后的水泥路说:“现在不仅路平了,而且只许车辆单向通行,出门不怕拥堵了,这心情也跟着舒坦多了!”赵女士所夸赞的这条小街巷,就是城关区为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现状,拟在全区有条件小街巷推行单边停放、单向通行而试点实施的第一条小街巷。更为特别的是,这条小巷与其平行的井儿街,在小区域内形成交通微循环,彻底缓解该区域交通拥堵,也为主城区疏解交通压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交通模式。据介绍,中街子井儿街单向环线通行区域为:东以静宁路为界,西至酒泉路;南以井儿街全线为界,北至中街子全线,全面实行“单向行驶、单侧停放、环线通行”。截至目前,已有箭道巷和贤后街、通渭路等10余条街巷实现单向通行,部分街巷正在挖潜实施环线通行,交警部门对辖区小街巷车辆乱停放、不按导向行驶等违法行为将进行查处。 □记者杨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