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裕固族文化传承人的坚守--“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甘疆行

29.08.2015  13:26

甘肃裕固族服饰和皮雕的传承人柯璀玲。记者 毕楠/摄

  中国日报网8月29日甘肃电 (记者 毕楠) “文化的传承不是把文物放在博物馆里,而是要在衣食住行中传承下去”,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柯璀玲说。

  作为裕固族服饰的国家级传承人和裕固族皮雕技艺的传承人,柯璀玲自己在甘肃张掖市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办了“裕固族特色村寨”,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裕固族的1000多件玩意儿摆在博物馆里给游客们欣赏。她还买了牛羊马,想展示给游客们看牧民们是怎么挤奶的。

  怀着对祖先和民族的热爱,她为保护裕固族文化竭尽全力。很早的时候,她就开始收藏裕固族的东西,当时在别人看来,她就是在“捡破烂”。

  遇到经济困难,吃穿都成问题的时候,别人劝她卖一两件收藏品贴补家用,她每次都坚定地拒绝。“卖掉一件就少一件,以后更难买回来。我现在100万块钱卖掉,以后我的子孙1000万都不一定买得回来”,她说。

  柯璀玲说,要想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首先要抢救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裕固族只有一万多人口,每人保存一件自己民族的文物才一万来件,卖掉一件,对自己的民族就是一次犯罪。再困难也不能把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卖掉。

  传承人柯璀玲的博物馆里展示的裕固族传统服饰。秦凤京/摄

  柯璀玲的裕固族特色村寨是自己投资建的,政府在水、电、路等方面也给予了一些支持。未来她准备把裕固族的八个部落都复原进来,让大家可以看到裕固族不同部落不一样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俗。

  “我不是做生意的企业家,是做公益的传承人”,柯璀玲说。现在有些人怀着功利目的去建博物馆、争当传承人,听说有补贴,就一拥而上,但并没有真正在做事。柯璀玲表示,“我既然是传承人,就要做个负责的传承人,把自己学到的传承给别人。”

  她正在学习裕固族的16种手艺,例如刺绣、皮雕、剪纸、服饰等,而光服饰就有10多种手艺。学习的同时,她也在办培训班,介绍裕固族文化。另外,平时也有30多个徒弟在跟着她学习,而她收徒弟不仅不收费,还给他们每月300块钱的补贴。

  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柯璀玲在博物馆的一楼还建了个餐厅,准备以传承和餐饮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能保护祖先的东西,还能生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要让有限的生命为裕固族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点事,这是我的责任”,柯璀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