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文化与习俗

25.08.2015  13:23

  肃南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与甘青两省7个市州15个县市区接壤,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行政村和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6个民族3.76万人,其中裕固族现有人口1万余人,占人口总数的27%,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9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张掖、武威一带,史称河西回纥。裕固族自称“尧乎尔”。据史籍记载,宋代裕固族先民被称为“黄头回纥”,元称“撒里畏吾”,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尔”。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和自称“尧熬尔”的近音定名为“裕固族”,意为富裕、巩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全县上下顺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积极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着力构建“裕固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系”“三大体系”,精心组织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五大精品工程”,以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县为目标,全县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呈现出了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文化艺术创作繁荣进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至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了100%,村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县城建成了裕固族博物馆、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裕固族歌舞传承中心、裕固族美术馆、石窝会议纪念馆、影剧院、3D数字电影放映厅、移动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9项列入了省级保护名录;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4人。有各类野外文物点32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个,省级文保单位10个,馆藏文物2900多件。自治县先后获得了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旅游文化特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送文化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化遗产

  裕固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经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包涵遗存了我国古代西部各民族形成、发展或同化、消亡的复杂历史过程,记载了古代民族生产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场面,构筑支撑起了自治县民族文化灿烂、优秀的框架。裕固族语言已被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列为“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工程”全国试点?抢救保护项目。2009年,肃南县文化出版局被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肃南县人民政府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民歌

  裕固族民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裕固族民歌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和谐,其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特色,生动记载了古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裕固族民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唱词,主要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就其内容而言,有优美抒情的牧歌、古老悠扬的史诗、热烈奔放的劳动歌、热情洋溢的赞歌、别具风格的婚礼歌、特色浓郁的习俗歌、缠绵悱恻的情歌、古朴庄严的宗教音乐等。其歌词格律分别与古代突厥语民歌、蒙古语民歌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且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特点。专家认为,西部裕固族民歌与匈牙利民歌有着相近的歌词结构和基本相同的音乐特点,这表明裕固族先民与古代西部民族有着共同渊源,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歌有着共同特点,是研究突厥语诸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参考资料。东部裕固族民歌则保存了中古时期蒙古族民歌的形态,同样对研究中国西部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因此,裕固族民歌是研究古代游牧民族历史和民歌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和依据之一。裕固族民歌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服饰

  裕固族有十个部落,分东西两部,其服饰各有特色,具有依据气候、民族传统、年龄、性别、用途构成的服饰习俗。主要分为服饰类别、装饰类别、礼仪类别等,突出体现在裕固族已婚妇女服饰和未婚少女服饰方面。

  未婚少女的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在一条长红布带上边缀以珊瑚珠,下边缘是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许多穗,它象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前额。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有彩色的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

  已婚妇女头戴尖顶红樱毡帽,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辫子,两条垂前胸,一条垂在背后,左右辫由耳后垂在胸前。三条头面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

  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镶黑边后边卷起,帽顶正中彩缎上有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多用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或布、绸缎缝制,扎彩色腰带,腰带上佩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用水獭皮等镶边,下摆左右开衩并镶边。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裕固族服饰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婚俗

  裕固族婚俗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也有自由恋爱。到了婚龄,由男方准备聘礼,明媒正娶,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裕固族婚礼仪式繁多而隆重,主要有:求亲定婚、选人请客、娘家宴请、姑娘戴头面、惜别送亲、打尖迎亲、马踏帐房、射箭拜天地、冠戴新郎、看验酒席、酒宴颂歌、新娘打茶、回亲等12项程序28个礼节。主要程序要进行3天,第一天在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第二天在男方家进行婚取仪式,第三天结束。

  另外,裕固族还有一种婚俗,即东部裕固语的地区“勒系腰”婚和西裕固语地区的“帐房杆子戴头面”婚,它只是一种仪式,而不是真正的婚约,现已失传。裕固族婚俗的姑舅表婚制是一种原始婚姻制度,它表现在姑舅表亲婚配的优先权上,是母系社会的一种典型遗存。裕固族婚俗中有禁止在一个氏族部落内部通婚的习俗。

  裕固族婚俗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给人一种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之感。裕固族婚俗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历史经历有关,先人信奉的宗教演变又与裕固族婚俗文化的构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裕固族婚礼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剃头仪式

  裕固族剃头仪式是裕固民族的一种主要成人礼仪,剃头仪式场面热烈、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涵盖了裕固族口述文学、音乐舞蹈、民俗风情、禁忌习俗、生产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等许多方面。主要程序和仪式是:在幼儿满3周岁时,孩子的父亲请喇嘛择吉日,请来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宰羊摆酒,为孩子进行剪头仪式。在仪式上要准备好所需的剪刀、羊毛、酥油、哈达等物品。孩子的舅舅在剪头仪式上是最重要的客人,一边开第一剪一边说祝词,并有丰富的礼物送给外甥,礼物大多为牛马羊等牲畜,这是母权制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裕固族文化中的一种反映。其他来客也视辈份大小、亲疏远近前来剃头,并送礼祝福。仪式上有即席诵说,祝福语的内容是人生礼仪赞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口述文学与语言

  裕固族文字久已失传,其先民们通过口耳记载传承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习俗、社会习俗和民间文学等,从而形成了裕固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口述文学形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民歌、歌谣、叙事诗、格言、谚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别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裕固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表现了裕固族人民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境遇、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同时,也补正了各类史籍对裕固族记载的不足,为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主要代表作品有史诗《尧达曲克尔》、《沙特》、《尧乎尔来自西至哈志》和长诗《黄黛琛》、《萨娜玛珂》,及神话《莫拉》和《火种》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剪马鬃

  剪马鬃是裕固民族的一种主要生产习俗。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一两天,为满周岁的小马驹剪鬃。届时主人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抓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剪刀、盘子,盘子里有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5至7层小塔,炒面塔周围有酥油塔固定,分别表示中心与四面八方,剪刀把上系有吉祥的白色哈达。剪鬃仪式上,主人邀请客人中有经验的牧人执剪。他(她)一边剪马鬃,一边说唱剪鬃祝福词。剪下的头一绺鬃毛,由他(她)亲自送进帐篷,敬献给“毛神”,祈求“毛神”保佑。然后其他客人依次都要剪一点马鬃,并祝福主人的小马驹健康成长,祈求主人家风调雨顺,生活富足。给主人家所有的满周岁马驹剪完后,主人盛情邀请客人进帐篷入席宴饮。客人则热情赞扬主人治家有方,牲畜兴旺。宴毕,主人要骑上刚剪过鬃的马驹,到草原上接受牧户们的祝贺。由于裕固族先民过着游牧生活,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他们的伙伴和朋友。因此,剪马鬃与少年成人礼一样受到普遍重视。

   裕固族留头羊习俗

  留头羊是裕固族的一个主要生产习俗之一。每年4月份,对当年出生的第一个公羊羔举行仪式,即“阿克达特”。仪式由年长的老人主持,家族成员参加。主持人口诵祝福词,祝福主人家这一年牲畜兴旺。该习俗包含了裕固族社会生产和原始信仰方面的内容和活动,其形式活泼、特色鲜明、独具风格。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祭鄂博

  鄂博被裕固族视为民族的保护神,祭鄂博仪式是裕固先民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的一个重要仪式,其历史悠久,是裕固族远祖时期产生的,是随裕固族发展变迁而不断丰富的。裕固先民改信佛教后,祭鄂博仪式也随之演变,成为两种信仰结合的载体。因此,祭鄂博仪式是裕固族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多样宗教交错相识的最直接的反映,既反映了裕固先民的原始崇拜思想,也反映了由信仰萨满教向信仰藏传佛教的演变痕迹,对研究裕固族形成发展历史,研究西部民族文化交流,尤其是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重要史学价值。

  祭鄂博一般在山顶、山岔、山坡或平坦地带用石头垒一山包或方斗形的城堡,中间插上5一6米长的松木杆子,杆头削尖染红后,栓上各色羊毛绳、布条、哈达等,周围也拉上羊毛绳,把印有经文的哈达、布条栓在上面。祭祀这天,各家带奶酪、酒等祭品参加祭祀仪式。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尖端缠有羊毛的新木杆,插在鄂博上,人们或徒步或骑马边绕鄂博转圈边向天空洒奶酪、酒等物,在鄂博前要“围藏”,即:点燃柏树枝,请喇嘛念经。然后,他们将一只专门喂养、从小均未剪过羊毛的“神羊”牵出,在神羊右肩上拴上红、绿布条,头上抹些酥油,再朝它头、背处浇水,当它全身颤抖时宰杀祭献鄂博,祈求它消灾免难,保佑家家平安。祭毕,人们将羊背肉割下酬谢喇嘛,余者由参加祭祀。祭鄂博每年进行一次,由喇嘛选定时间,大致在农历6月份举办,也有在农历二月初二或四月二十一日举办的。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皮雕

  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其生产、生活用具大部分来自畜产品,作为生产生活用具装饰的皮雕工艺来源于他们的生活,来源于他们自身,是裕固族畜牧生活的重要反映和生产生活习俗与审美观结合的产物。作为艺术品的皮雕与他们的精神生活,即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既有西部游牧民族的特色,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在裕固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是裕固族传统手工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图案丰富多彩,纹饰优美流畅,风格粗犷豪放,给裕固族的游牧生活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高贵的气质。其原料以动物皮张为主,采用阳雕、镂空、剪切、绘画等为主要手法涂色后,用于工艺画、马鞍、皮靴、刀鞘、皮袋等皮制生活生产用具的装饰。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刺绣

  裕固族刺绣艺术是生产生活用具的一个重要辅助性、装饰性艺术,从裕固族服装服饰等生产生活用具的产生后就开始孕育、成熟,并形成了裕固族民间手工艺术之一。主要用于装饰衣领、衣袖、布鞋、背包以及其它装饰品,图案以人物、花、鸟、虫、草及鸡、鸭等家禽和羊、马等十二属相为多。裕固族刺绣工艺所需工具和材料为:绣线、布料、剪纸、剪刀、绣针等,工艺过程复杂,全部是手工操作。首先要根据所需绣花剪出花样,然后根据花样需要准备丝线、布料、绣针,将花样粘贴在要绣的布料上,按照花样进行绣制。颜色一般都是由艺人随时配置,这就要求艺人必须有较高的色彩分辨和欣赏能力。裕固族刺绣作品风格明快、简练,注重对称,形象生动活泼,自然流畅,栩栩如生,颜色朴素大方,带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而且因地域的不同而稍有区别。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织褐子

  裕固族织褐子习俗自古以来经营畜牧业密不可分,所需的绝大部分生活资料来源于牲畜和畜产品。裕固族先民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成了以牛羊、驼毛为主要材料,织做褐子的习俗。

  织褐子的主要材料是牛、羊、驼毛捻成的毛线,经染色处理后,以场地的大小需要决定其长短,用专用的木制器具织制。织褐子因操作简便不分男女、大小,都可操作,一般在夏季气温较暖和、牧闲时候才集中制作。其制品瓷实、耐用、使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