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官员为何总要忍气吞声

12.05.2015  04:03

    3月27日,安徽萧县县政府3间办公室被盗。近日,萧县公安局四侦联动、多警种合作,经过精确信息研判,终于破获这起重大案件,抓获嫌疑人2名。而被盗的具体损失,警方尚未公布,称仍在核查中。

    这篇报道毫无悬念地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兴趣”。你想想,文中对破案细节描述得颇为详尽,而对具体损失却只字不提,以“仍在核查中”搪塞公众。一个多月了,还调查不清楚,谁信。

    小马飞刀想说的是,“小偷反腐”的案例这几年还真不少,几乎已经成为一项犯罪类型。而且,你要细细研究还会发现有一些规律。比如,对官员下手成功率奇高;比如,被盗官员大多“忍气吞声”;比如,警方处理十分低调。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去年夏天,年仅20岁的女子房云云因在江苏常州6次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由于有8个月身孕,依法进入妊娠待产、监外执行刑期。这个判决引起房云云的疑惑:我明明作案是8起,为什么只追究6起?据房云云称,在合肥盗窃的对象是该省两名官员家,她多次向合肥和常州警方主动交代,她认为这两起案件有可能查处两名经济存在重大问题的官员,凭此会被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但是公诉和判决时,这两起案件并未提及。还有一个是在2012年12月3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公安局刑警队抓获了一个以县处级领导住所、办公室为目标的盗窃团伙。然而,随着正阳县县委书记赵兴华被纪委调查,却牵出了案中案。在赵兴华的“暗示”下,刑警队办案民警迅速修改了其被盗的财物笔录——原本100多万的盗窃金额,变成了6040元。此外主动要求修改被盗金额的,还有平舆县委王某的80多万被改为现金300元及烟七八条;西平县委张某的30多万元被改为现金3万元及手机4部;唐河县委刘某的30多万元被改为现金11万元、金砖6块(共400克约13.6万元)及烟酒等。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自己家中失窃,恨不得公安立即破案,抓住盗贼以弥补自己的损失。但这些被盗的官员,都对小偷有着某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不是他们胸怀宽广,而是心虚得要死。毕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现在,让我们坐等结果。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