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邱启明为“天使妈妈”掐架,到底谁是谁非?

11.08.2014  04:00

  7月1日前通过“天使妈妈基金会”捐钱给病童,7月13日问进度,当天得到“宝宝重生”的最新进展状态,但该状态显示“重生”日期是7月29日。“这太穿越了,难道各种报表是提前做好的?”8月5日,著名演员袁立通过微博向涉事基金会提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质疑。天使妈妈基金会随后通过官方微博公开回应,但袁立表示其并未对自己关心的“时间”问题作出明确答复。此后,双方在微博上辩论起来,引来不少网友围观。(8月8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演员袁立显得很活跃。尺度颇大的“透视装”,为演员争取“三险一金”的呐喊,让年过40的袁立总被解读为炒作和作秀。现在袁立又和“天使妈妈基金会”较上了劲——前前后后共提出了三个问题,个个善意而尖锐。当然了,“天使妈妈基金会”也是见招拆招,水来土淹,将她所提出的三个问题一一解释清楚。不过,现在网上许多人仍然继续选择支持袁立。

  “天使妈妈基金会”的代言人邱启明有些不淡定了,并且公开批评袁立这是“妇人之仁”。这样的批评,让我对前央视著名主播的公众形象有了一些新认识:本来还以为是朝着公知的方向发展的,现在看来,连一点起码的质疑精神也不能尊重。道理很明显:袁立是向“天使妈妈基金会”进行捐款的人,她有权利跟踪善款的去向、救治对象的现状以及公墓组织的开支情况——袁立如何质疑,都是她的自由和权利,这个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而且,对于当下我国的公募组织而言,“有质疑才会有进步”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生存法则。你看,当地震来袭,某地方的红十字会还可以公开宣布向灾区捐出“价值3600元的9箱方便面”这样让人价值和神经都错乱的消息。平均400元一箱的方便面,简直比郭美美的陪睡价格还不讲性价比,比大夏天向海南地区捐棉被也不讲道理。此语境下,我国的公募组织如果再不接受点质疑和挑战,还怎么进步?

  不过,现在看来,“天使妈妈基金会”到底存不存在问题,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问题。一者,我国的多数公募基金会,都没有严格的审计与监督机制,在任何一场争吵中,所有的基金会与质疑者,也都是鸡同鸭讲,自言自语。二者,“天使妈妈基金会”的上司,是中国红十字会,这是一个连自己都搞不明白的上司,而且,这个上司有着官办性质,有着一定的行政级别,但公信力似乎已经降到了冰点,因此,“天使妈妈”的娘家也不会站出来说话,站出来说话的结果恐怕也是惹一身的臊气。

  前段时间,李亚鹏的“嫣然天使基金会”同样遭到媒体人士周筱赟的质疑。为了这事,双方还闹到了法庭之上。但是,他们的上司都是中国红十字会,因此也便说不清楚个中问题了。可以预想,即便“天使妈妈基金会”将袁立靠上法庭,其结果也不过和周筱赟质疑李亚鹏一样久而未决,情节变得拖沓冗长,可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得出一个所以然来。

  无论是“天使妈妈”,还是“嫣然天使”,其实都不是天使。即便他们的名字中有了“天使”这样一个词汇——在《慈善法》缺位、慈善事业被行政权力绝对垄断、慈善组织官本位和行政化现象严重、账本从来不透明、会长等官员还享受着高级行政序列待遇的体制之下,这样的基金会仍然有恶魔般的另一面。

  文/王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