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试水农权抵押贷款

21.12.2015  12:33

  本报衡阳12月19日电(记者刘磊、颜珂)干了5年农业,许海君前不久拿到人生第一笔贷款。这位湖南耒阳的油茶大户,曾经守着千亩山地却无法用于抵押,而前期300亩油茶林的投入,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四处找银行,碰了一鼻子灰。”转机突然而至,山还是那片山,油茶还是那片油茶,银行破天荒开了口——已种上油茶的300亩林地流转经营权可抵押,许海君从当地村镇银行拿到20万元贷款。

  许海君的遭遇很普遍。经营向规模化迈进,资金需求水涨船高。大额信贷离不开抵押物,可农村资产长年“沉睡”,从资产到资金,横亘着难以逾越的峡谷。银行也无奈:金融安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没制度认可的抵押物,谁敢碰红线?

  转机来自衡阳市让金融普惠阳光照向“三农”的坚定改革。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大障碍在产权,近年来,衡阳尝试破题:搭建制度平台,让农权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打通“梗阻”。

  在最早的试点地耒阳,包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山塘水库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业机械设备所有权在内的五大农村产权,首次纳入抵押物范畴。新市镇种粮大户曹利古,拿到了耒阳市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接受土地流转经营权的首次评估,并拿到由耒阳融兴村镇银行发放的首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作为整个中南地区的首例,耒阳融兴村镇银行为何敢贷?行长王桂霞说,确权颁证给农权“贴了标签”,价值评估为农权“加了砝码”,还有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作“保险”,金融机构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制度设计最关键。当地政府组建新型“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从确权颁证、价值评估、融资担保,到产权交易、资产管理、风险补偿的“一条龙”服务。衡阳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刘国华认为,这套制度设计和操作规程就像一座桥梁,让农权成为适应银行规则的抵押物,银行才有底气。

  如今,农权抵押贷款已在衡阳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共办理“五权”抵押贷款15.4亿元,为28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6231个家庭农场、2715个专业合作社、40多万农户解决了融资难题。

  (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