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收费谁的盛宴谁的苦
有媒体报道说,前不久,乐山一市民因保险理赔需要到气象部门开暴雨证明,正文内容不足40字,但要价800元(后经讨价还价是500元)。而在去年7月,中国气象局就已出台通知:为受灾个人提供灾害证明,免收服务费。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当地气象部门负责人向公众致歉,并表示退还已收取的费用。
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这钱能退吗?
看了这则新闻,小马飞刀想起几年前就流行的一句顺口溜:狠抓就是开会,验收就是喝醉,涨价就是接轨,管理就是收费。可以说许多部门似乎除了收费一途,就不会进行管理与服务了。
有统计数字为证: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部门收费达到了高潮,改革开放前中国行政经费仅占财政总收入的4.7%,改革开放后已经占20%。地县一级,收费和罚款已经占财政的50%~60%,个别县,收费和罚款额已经占财政收入的70%,尽管多次清理,但收效甚微。不久前,有媒体质疑档案保管费,指出有专家估算全国每年收取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收费依据和去向存疑。
质疑最终有了结果,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回应表示,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档案费。当下,收费已成为一些行政部门的权力表现,这些收费所得相当部分不进入国家预算进行公共分配,变成了收费部门的“小金库”。甚至于权力部门明着不能收,却将本应废除的行政收费项目,包装一下,换件“衣服”,再以“服务”之名,变成“市场行为”。比如变相弄个协会,或者将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交由社会团体、企业等办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最终实现收费目的。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行政权利寻租,制度约束松懈,职责义务丢弃。既得利益者闷声发大财,蚕食鲸吞公共利益,造成了普通群众合法权利的被剥夺,合理利益的被侵犯,正当财产的被损失。可以说,这里面扭曲着政府的职能,饱含着企业和群众的无奈,更可恨的是里面还暗藏着贪腐和特权的行径,让群众怒而不能言,让企业恨而不能辩。
要想解决问题,只要加快简政放权改革,取消和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才能遏制权力自身的收费“本能”,增强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促使政府职能由前置审批管理,更多转向后置监管和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