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攻坚克难只为心中那抹“兰州蓝”(图)

11.11.2019  10:12

  11月10日,兰州市进入集中供暖的第十天,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从揭掉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黑帽子”,到退出全国后十位重污染城市序列。从那个卫星上“消失”的城市,到“兰州蓝”的饱和度变得愈来愈浓。那抹“兰州蓝”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攻坚克难。

  10日上午,“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甘肃段采访活动正式开始。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央视网等20多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实地采访了解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相关工作。

图为今天的兰州蓝天

  兰州天,何时蓝?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地貌,不利的气象因素以及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等“先天不足”以及“后天失调”的原因影响,大气污染曾经是多年来困扰兰州市民健康的“心肺之患”和制约城市发展的“负名片”。

  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国家还没有开展污染指数监测工作,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兰州大气污染的严重,曾经这样调侃地说“兰州的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  这里面蕴含着全市人民对大气污染的无奈和怨气。

  自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的空气质量一直排在全国后10位。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兰州上空始终笼罩着灰暗的颜色,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成了无数兰州人的“梦”。

马青工作照(受访者提供)

   蓝天梦,必须圆

  为了圆梦心中的那抹蓝,从2012年起,兰州痛下决心治污,举全市人民之力向大气污染宣战。兰州市环境监察局监察三科主任科员马青就是这场蓝天保卫战中的一员。

  “刚开始我们进入企业,大家都不理解,不配合。”马青说,为了更好的守护这片脚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气、头顶的蓝天。马青不断学习钻研,在她看来,要想监察好企业,必须先向监察对象“学习”,只有比“老师”厉害了才能查清楚。

  从原油是如何炼成,到错综复杂的管道,马青结合驻厂监察实践和书本理论知识,看书学,上网查,问同事。“后来他们发现平时我们查的越严的企业到了中央来督察时,发现的问题也越少。”企业和环境监察人员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随着《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条例的出来,再到扬尘污染控制,涵盖所有企业、施工场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地的1482个网格精准严管……一系列环境治理办法的实施,兰州终于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迎来“兰州蓝”,并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市技防监控中心

   兰州蓝,常态蓝

  走进兰州市技防监控中心,监控屏幕实时切换着“网格化监控平台、工地扬尘智能监控平台、无人机航拍监控平台、机动车红外遥感监控平台、重点企业全过程监控平台、走航激光雷达监控平台、秸秆焚烧监控平台”7个监控平台的数据。

  “近年来,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含量还不高、防治措施比较粗放。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们将更加注重‘精准滴灌、技防优先’”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继宏介绍,为了让“兰州蓝”更加常态化,推进技防手段,兰州将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作为冬防最大的助力,通过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为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和区域考核提供支撑和依据。

  截止目前,今年兰州空气达标266天,同比增加35天。杨继宏笑着告诉记者,“人努力天帮忙”2019年兰州市降雨量不仅充沛,且四季均匀,再加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候条件,也促进了蓝天日数的增加。

  从“人防”到“技防”,从“大水漫灌”到精细管控,在人技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兰州,天蓝山绿,空气清新。那种城中看不到数十米外的建筑轮廓,从山顶上俯视甚至找不到城市的踪影的年代已经成为许多人尴尬的回忆。

  本网记者:吕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