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于心    实践于行 学校组队参加全省大学生“边防行”军事夏令营

29.07.2017  22:2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来临之际,省军区、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了2017年甘肃省大学生“边防行”夏令营实践教育活动。7月16日至22日,学校组队参加了本次军事夏令营活动。7名队员与边防官兵同吃同住同巡逻,零距离感受边防生活,并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荣获“优秀组织奖”称号。

本次实践教育共有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等10所省内高校的80名师生参加,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巩固国防”为主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兴军根本要求,包括有参观学习、体验军营生活、军事技能训练、边界模拟巡逻、10公里野营拉练、戍边精神宣讲、观看国防教育影片、联谊球赛、慰问演出、体会交流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边防意识、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7月17日,队员们在酒泉集结出发。8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已看不见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在夕阳的余晖中,车队穿行在漫天迷沙里,石板路的颠簸也使队员们略感疲惫。

盼望中,远处的营房渐露轮廓,队员们顺利抵达距酒泉市500多公里的马鬃山边防营。马鬃山边防营驻守地是中蒙边境甘肃段,执勤距离70余公里。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气候干旱,温差大,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就是在这样苍凉的环境里,一代代边防官兵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守护着祖国;用信仰和汗水,养育着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

自主搭建帐篷是到达营区的第一项任务。教导员反复叮嘱,“千万不要踩枸杞秧,因为那是战士们精心养育的;也别踩小草,因为边防驻地长棵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话语里虽然夹杂着玩笑语气,但足以见得边防战士们对这里任何一种“生命”的精心呵护。挺拔在营地的一棵大榆树,已成为方圆几百公里的最大树木,它承载者一代代边防战士坚忍不拔的精神,被人们亲切地成为“戍边榆”。

当晚,队员们参加了开营仪式,并观看了电影《甲午,甲午》。观影后,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军不安”的道理。“边防,是国家的第一道哨所。如今的安逸,是无数边防战士用奉献和坚守换来的。我们不仅要珍惜和平,更要居安思危,保卫永久安定。

7月18日上午,队员们从营地乘车近3个小时到达马鬃山口岸国门,庄严恢弘的国门和神圣的界碑,伫立守候着长达60多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线。瞻仰国门、模拟巡逻、界碑前宣誓、走访慰问哨所……让每一位参营师生都对当代军人、对边防国防有了深刻认识。

铁肩担道义,青春献边防。电影《天边有一簇圣火》是以红石山哨所为背景拍摄,在观看电影、参观荣誉室、聆听红石山精神宣讲后,师生们深刻体会到红石山精神所镌刻的戍边战士慷慨豪迈的誓言。东风泉虽苦咸,却默默滋润着一代代戍边战士的心田,年复一年,时间的划痕没有使战士们失去铮铮誓言和铁的信念;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成为战士们降低训练标准的借口;崇高的荣誉激励着他们,扎根边防、热爱边防、建设边防、保卫边防、固守边防。

投弹、卫生防护、战伤救护、战术基础动作等4个科目的专项训练和10公里野营拉练,是此次活动的主要技能训练项目。从马鬃山边防营到红石山边防连野营正好相距10公里。7月19日,队员们在两营中进行拉练,切身体会边防官兵无私奉献的家国胸怀。途中还开展了防空袭、口令传递、穿过染毒地段和炮火封锁区等演练,在技能训练中,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即使全身沾满沙土,甚至受伤流血,也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经受考验,一直坚持到最后。

7月19日晚8时,举行了闭营仪式,并进行慰问演出。队员们用青春之歌点亮寂寥的夜空,用青春之舞跃动荒凉的戈壁,寂静的边营瞬间热闹了起来,同学们与官兵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边防行”虽然落下了帷幕,但却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难忘记忆。“信仰于心,实践于行,强大国防的建设离不开青年大学生。”队员王嘉滨表示,“经历了才会有所感受,感受了才会有所懂得,心中有信仰,才会坚定自己以后拼搏的脚步。不忘此行,不悔此行,感谢次行,这次边防行将印刻我的一生,‘爱国’在心中的轮廓也更加清晰了。戍边战士们不忘初心,用自己的青春无悔浇灌戈壁,正青春的我们也应该让生命燃烧得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