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中的河口古镇

14.08.2014  04:56

抢修中的古宅

河口古镇东街

    带着满心的期待、憧憬,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西固区河口村。放眼望去,豁然开阔的河道将一路奔流的黄河揽入怀中,一切自然安静。岸边忙碌施工的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古木的清香,挂满果实的枣园满载着秋收的希望,古镇内粉装着色的17个门楼和与其交相辉映的20条砖雕巷道……一时间仿佛时间倒流,点滴细节无不彰显蝶变中的河口古镇的别样美态。

    有特色

    金城西门遗存古镇余韵

    沿着村道行进,两侧有砖混结构的民居,也夹杂着残垣断壁古宅。这就是河口村——一座相伴在古今风貌中的昔日古镇。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可以记录下河口古镇的蝶变。”西固区政府副区长、河口乡党委书记张文雍在聊起河口古镇的一砖一瓦时如数家珍,脸上的自豪之情盖过了连日的奔波与劳苦。

    西固区河口村地处河口乡中心,古称“庄河堡”,东临庄浪河,南临黄河河口峡电站库区,国道109线、兰新铁路、兰武复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9户,总人数2437人。

    金城西门,两河交汇。曾经繁华的河口古镇,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交通枢纽,更是名迹荟萃的历史文化之乡。据河口乡文化站站长张振祥介绍,村内古建筑遗存非常丰富,有街心鼓楼、狮子楼跨街卧桥、牌坊及四大城楼和绵延的城垣,此外,还有多个寺庙、祠堂以及37处古民居,“金城望族·百分张氏”等文化遗迹。同时,依黄河而居更赋予这个北方古镇几许水乡风采。步入河口古镇,如同穿行在历史与文化交织的悠悠岁月之中。书院、祠堂、古宅……每到一处,都能体味到这座文化古镇散发的千年古韵。

    2011年,河口村被确定为市级旅游示范村,2012年被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核定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9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拟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当前,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五大建设任务之一。河口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项目被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的25个文化产业项目之一,更是兰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必备项目。

    有看头

    美丽乡村重展古镇新姿

    从坐拥一条老街安于现状,到大刀阔斧全城改造升级吸引游客;从守着一条大河小打小闹,到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勤劳的河口人乘着传承创新区的浩荡东风,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信心满满走出一条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之路。

    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河口村已经开始国道沿线外立面改造,咸水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30%,岗镇完成90%,青杨村墙面粉刷完成90%。另外,37处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工作,已开工10处,基本完工2户。委托永靖古建公司完成14户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完成莲花山山门重建工程及130米景观墙的建设,恢复河口古码头工作已初见成效,完成沿河护堤修建工作。除此之外,古镇核心区其余313户民居外立面改造也基本完成。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古镇内20条巷道砖雕美化已经开工建设17个门楼,西街沿街75户民居外立面仿古改造中外墙粘贴仿古青砖让其平添了几分古韵。改造为博物馆的23中教学楼按照古镇整体仿古风格喷涂外墙漆。南街大庄子道路用青石板、北街道路用鹅卵石铺筑,石碾子主题公园建设以及左公柳保护建设无不让人感受到小镇的古香古色。

    为了充实古镇文化内涵,村里还聘请著名文史专家张克复、规划设计专家包惠组成专家组,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设计院完成古镇各条街巷文化主题及其表现方式设计初稿,并组织村民群众对初稿进行了论证,现正在根据群众意见建议修改初稿。邀请张克复完成对街道楹联、城门命名设计初稿。

    采访中,河口乡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维盛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历史传承,委托华东师大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古镇广场、戏台设计。

    近年来自驾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河口古镇对此也有周全的考虑,古镇停车场的一台、二台、三台停车场已经基本完工,四台也正进行土地平整。除此之外,推进“名优小吃一条街”建设,首期打造了10个小吃店。

    同时,文物抢救、文化整理工作也毫不怠慢,村里组织专人收集整理文化遗产,现收集历史文物近300件,整理历史传说11则,挖掘人物故事18个。

    有昐头

    古镇规划展现美好未来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河口古镇要搭上兰州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实现自己的大梦想。

    河口古镇的建设在规划中展现了美好的未来,即通过对河口古镇老街、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历史文化的挖掘、创意和适度开发,结合水岸景观及古码头形成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河口古镇,使河口古镇老街成为集现代滨河水岸休闲文化和千年丝路古道商业文化为一体,承担特色商业、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功能的历史文化旅游区。

    从设计构思来看,重建河口古镇将依据当地旅游资源特色、空间组合关系及开发的可行性,以东、西、南、北四门和城墙为边界,四条大街为骨骼,建成综合性文化游览区:东西大街文化观光区,南大街民俗坊商贸体验区、北大街特色民俗体验区等特色区域。同时,在河口古镇中形成“一核两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一核是指河口古镇文化体验核,两带是指黄河文化休闲游憩带、庄浪河生态游憩带,五组团是指黄河田园风光区、水乡商业游憩区、古镇旅游集散服务区、古城旅游休闲配套区、近山风光体验区。

    根据规划,第一步主要恢复主街风貌,改造四门历史景点,将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纳入第一期建设范畴,恢复东西南北四门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第二步则重点修缮城内各个祠堂、优秀历史民居、商铺、车马店、海关等历史建筑;第三步设立入口服务区及风情酒吧街建设,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及入口旅游集散服务区,包括服务中心、停车场及入口环境、车马道;第四步对城内普通民居进行改造,整体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有奔头

    做足民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古镇建设既要充分挖掘古镇历史文化资源,重现古镇风貌,更要注重做好民生工作,让当地百姓真切享受到古镇开发后给自身带来的益处。

    为了推动古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村里相继召开多次动员大会以提高村民对古镇建设的重视,同时还印制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700余份,挨家挨户发放并张贴公示,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到街区建设中来。

    河口乡政府在河口农村信用社设立专户,实行河口古镇建设项目专款专用,严格把关每笔资金使用支出,村里一方面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每家每户给予了补偿,同时前置农户贴息贷款办理工作。目前,共有28户农户提出贷款申请,河口农村信用社按照银行贷款程序进行材料审核,通过10户,并已发放贷款81万元。

    河口村村民张财峰之前利用自己家临街优势经营着一家小百货店,采访时记者看到专业古建筑施工队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给小店整修门脸。张财峰憨厚地笑着说,自己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现在看到政府花大力修建古镇,小店也跟着沾光,用从俄罗斯进口的好木头作为店脸装修,他这心里美滋滋的。装修过程中,张财峰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这些修旧如旧的漆的特殊配置、图案的涵意,以便将来有游客问起时好作答。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管是走进普通农家还是古宅,村民们都非常热情,而路上过往的车辆也都会对行人礼貌相让。

    崔芬芬、朱学琳、张金霞是河口本地人,也是河口古镇导游组成员。见面时,崔芬芬正在古镇一个旧时的水务局一边细心清点文物,一边在小本本上作着记录。崔芬芬指着挂着刻有大朵浪花的砖雕介绍到,在这座古代水务局的抢修过程中找到了这个精美的装饰品,它不仅是古代水务局的典型代表元素,而且在修缮时还会将其尽量还原。她告诉记者,自己成为导游组的一员非常高兴,所以一定要讲好自己的家乡。

    河口古镇的建设吸引着各方关注的目光。

    “一座古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古镇的外观风格与散发的文化气息。”兰州自驾游爱好者刘斌说出了古镇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她的心目中,古镇不仅要有古老的民居、宁静的庙宇、潺潺流淌的小河,同时要通过建筑风格来透露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旅行的途中能够若有所思,回味无穷。

    “在打造兰州古镇风格时,切莫学习其他城市的古镇、古街风格,要展现、传承兰州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吸引更多游客。”这是专家给河口古镇建设者的建议。

    当然,刚刚起步的河口古镇建设及文化旅游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交通建设滞后、旅游开发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薄弱、营销方式单一等问题日渐凸显。相信随着各方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制约河口古镇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会一一打破,河口古镇必然会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古韵新姿回应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