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蜕变 启封兰州人关于自行车的青春记忆

11.11.2014  10:11

    原标题:源于自行车的潮流蜕变

    骑自行车出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席记者 裴强 摄

    自行车曾是我国家庭的“三大件”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因汽车,多少人将自行车扔进了角落;又因拥堵,多少人开始怀念自行车。

    兰州公共自行车进入市民的生活,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利,同时也唤醒了一段关于自行车的青春记忆。

     上世纪60年代,自行车堪比小汽车

    11月8日午后,阳光虽不明媚,天气倒还暖和。76岁的李明星在酒泉路的小游园里锻炼身体,自从这里开辟成一处绿地后,只要天气好,李明星每天必到。

    李明星家住在南城巷,与这处小游园只隔一条酒泉路,但每次来这里健身休憩却并不容易。“现在巷子里一侧停满了汽车,远远看见有车子从酒泉路进来,早早就得找个地方避开。”李明星说,“有时候,人快走到巷口了,但人家汽车才不管,还是往里开,只好侧着身子挤在车辆之间,轮子就贴着脚尖过去了。”出了南城巷,老人经常被酒泉路上的滚滚车流困在斑马线的中间,闪烁的汽车尾灯紧紧围裹在李明星的前后左右,汽车尾气让他感觉窒息眩晕。

    今年夏天,李明星经常光顾的小游园附近有一片地方被围挡起来,没过多久,围挡拆除,他发现这里建起了一排停放自行车的设施。从报纸上,李明星知道了这是兰州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开始建设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首批100个站点集中在城关中心区,主要分布在西关什字、酒泉路、甘南路、麦积山路、民主东西路、平凉路等路段,构成了一个微循环网络。”自行车发展服务公司经理何慧军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何慧军所指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李明星的眼里实在是个新鲜的概念,但对自行车他再熟悉不过了。“10年前,我出门还骑个自行车,但是后来汽车越来越多,马路上已经容不下自行车了,孩子们也担心安全,把我的自行车给处理了。”李明星面对本报记者关于自行车的话题,一下子把老人拉回到遥远的上世纪60年代。

    李明星怀念那些日子,那时南关什字周围,最高的建筑不过二层楼,马路没有现在这么宽,但比现在通畅。28岁的李明星会骑上他的“飞鸽-26型”自行车在路上狂奔,享受着把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的快感。

    那时的李明星是张掖路妇女儿童商店的一名工作人员,从领到第一份工资起,他就幻想什么时候能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自行车还没有等来,李明星已经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的单位距离市中心很远,中午一般不回家,接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李明星的身上。此时,李明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辆自行车。

    正好有同事要出售自己已经骑了7年的自行车,李明星花了60元把它买了下来,这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但李明星还是觉得很划算,在当时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在160元——170元之间。

    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年轻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种满足感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小汽车。

     上世纪90年代,自行车是主流交通工具

    如果不是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张麟文或许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一辆自行车。

    张麟文家住在拱星墩,单位在西北民族大学。一次因为赶时间,他从家里乘坐出租车到学校花了16元。对于像他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在非常时期,放弃公交车,选择出租车绝对不是一件合算的事情。

    当他不得不把自行车从车棚里请出来时,却被管理员告知,需要交纳百余元的停车费。这时,张麟文才意识到,他已经有两年没有骑过自行车了,这辆自行车还是他刚上班的时候从二手市场上花了120元淘来的。

    1993年10月份,张麟文结婚了。他不是兰州本地人,在老家摆过喜酒,照例还要把单位的同事和大学的同学再招待一次。张麟文记得那天,天空下着毛毛雨,在酒店订了两桌饭后,身上就没有一分钱了,他愣是用这辆自行车把媳妇从单位带到了南关什字附近的酒店。“十几年了,一直舍不得扔掉,就一直放着。现在好了,放了两年没用,存车费已经又可以再淘一辆自行车了。”张麟文调侃着说。

    他又把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擦拭了几遍,更换了两条外胎,骑了几圈,车子还是那么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