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海燕指出: 发展“普惠型”旅游业让每个村民都受益

27.08.2015  14:21

  原标题:虞海燕赴榆中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指出

  ——发展“普惠型”旅游业让每个村民都受益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郭兰英) 8月2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赴榆中县马坡乡旧庄沟村、小康营乡徐家峡村,走村入户,实地调研扶贫攻坚工作。

  市委秘书长高春远陪同。

  榆中县马坡乡共有7个贫困村,今年要实现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698人。旧庄沟村位于马坡乡东部、兴隆山后山,平均海拔2700米,与马衔山遥遥相望,一条小溪蜿蜒流淌穿村而过,两侧树木郁郁葱葱,自然风光秀丽。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39户538人,低保户54户161人,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虞海燕来到旧庄沟村,走进村委会,与县包抓领导、市县驻村干部进行交流,了解贫困村基本状况、农户收入情况等,一起商谈加快脱贫致富的对策措施。“这里风景好,还可以徒步到马衔山,

  近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支书王黎显说。虞海燕指出,要挖掘贫困村特有的旅游资源,认真研究制定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整治村容村貌,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原生态、体验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人来观光旅游。特别是要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在卫生环境、服务项目方面下功夫,满足人们吃、住、行、玩的需求,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最终实现群众增收入、得实惠。

  村民王德高、王建武是马坡乡旧庄沟村的两户贫困户,由于缺乏技术,经济来源有限,家庭收入比较低。虞海燕分别走进王德高、王建武家里,与他们坐在一起,关切地询问家庭情况和今年地里的收成、外出打工的收入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虞海燕指出,政府部门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引导、产业扶持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拓宽致富的渠道,让这部分群众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日子尽快好起来。

  小康营乡徐家峡村距离榆中县城只有6公里,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山区,与兴隆山林地相连,气候湿和,环境怡人。徐家峡与唐家峡、龛谷峡并称为小康营乡的“三峡”,区域内有天生井、黄猴洞、石堡子、凉耳听莺、龛谷水库、仙人居、鲁班石等多处景观和古迹,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来此避暑、探险、登山、野营。虞海燕来到徐家峡村,与基层干部和驻村干部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贫困村、贫村户的相关情况。他指出,小康营乡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适宜发展旅游业,要认真谋划、科学规划,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普惠型”的旅游业,用好用足用活扶贫贷款等优惠政策,让农村有限的资源实现均等化,使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开发建设带来的实惠,人人都成为受益者,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随后,虞海燕来到小康营乡徐家峡村的贫困户罗永孝、马学东家里,嘘寒问暖,了解家庭收入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虞海燕鼓励罗永孝和马学东一定要增强生活的信心,除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还要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通过创办“农家乐”、到度假村打工、做向导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

  在调研中,虞海燕强调,马坡乡、小康营乡的多个贫困村拥有丰富的天然旅游资源,这正是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统一规划、科学定位,着力打好“普惠型”旅游牌,加快推进原生态、体验式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丰富业态,延长产业链,使当地村民人人都可以创业,人人都可以就地就业,更快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