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海燕对兰州市工作提出新要求:忠诚、干净、担当

13.02.2015  13:03

  原标题:忠诚·干净·担当

  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提出工作新要求

  兰州市市长—袁占亭通报去年工作

  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0元

  兰州新增城镇就业11万多人

  兰州去年生产总值1913亿

  兰州新区去年生产总值96亿

   中国甘肃网2月13日讯 据鑫报报道(记者 吴少华)“忠诚、干净、担当”这是虞海燕对兰州市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昨日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兰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中央驻甘及省市单位负责人就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座谈会上讲的。在会上,兰州市市长袁占亭通报了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会上,虞海燕指示,一些部门的“四风”问题整改不彻底,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发生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表现为:责任在降低、服务意识在降低、权力意识在提高这一现象,这也说明很多事情的发生均与意识形态都有着关系。就此,下一步兰州的发展建设中,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建设。

  虞海燕表示,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更重要的是发展好三产,好比今年三产的发展指标要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如何抓好自身建设的问题,虞海燕指示,这就需要我们要忠诚、要干净,勇于担当。虞海燕特别指示,如今在兰州市的教育系统里,存在老师办补习班的现象。众多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办补习班赚取外快,以至于有老师不再批改学生作业的现象。他表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去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所以今后将不再允许这种行为的出现。

  过去的一年里,兰州市完成市列为民兴办实事24件、省上实事项目22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7元,增速都排在西部省会城市第2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5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3万人;扶贫攻坚取得新进展,整合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92亿元,完成10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解决了14.4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制定完善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将全市7.8万名完全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平安兰州”建设成效显著,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22.5%,命案侦破率达到100%,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大幅下降。

  过去一年,城市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13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亿元,增长12%;横向比较,12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市州的排名大幅提升,8项排在前3位(三产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1,生产总值、一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文化产业增加值排第2,农民人均纯收入排第3);在西部省会城市,兰州市11项主要经济指标有6项排在前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第1,一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排第2)。

  在谈到兰州新区时,袁占亭表示,兰州新区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六大产业片区加快建设,实施产业项目112个。去年兰州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增长44.5%,生产总值达到96.36亿元,增长33.12%。

  去年全年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13天,成为兰州有监测记录以来优良天数最多的一年,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治理大气污染的“兰州经验”得到国家肯定,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出批示,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并将兰州市做法印发全国进行推广。

  同时,努力走开放带动发展的路子,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城市开放度不断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委员会,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聚焦丝绸之路·500强企业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70.05亿元,增长38.52%。实现进出口总额45.6亿美元,国内外来兰游客达到3400万人次。

  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10个必建工程启动建设。获批创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是多年来一次性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最大的政策平台。还争取到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政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