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走群众路线化解“尼江问题”侧记

23.07.2014  12:16

  6月20日,雨过天晴,刚刚被雨水冲洗过的车巴沟,绿意葱茏,鸟语花香。

  这一天,逐水草而居的尼巴村牧民们要进行搬牧——从冬季牧场迁徙到夏季牧场。

  一大早,尼巴村5队村民扎西草归整好家什,收起帐篷,装到三轮车上,等待和其他村民一起搬牧。住在附近的贡保草过几天搬牧,扎西草在等待的空当来到贡保草的帐篷和她道别。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尼巴村和江车村能和睦相处。”28岁的扎西草望着远处绿意盎然的草原认真地说。

  “今年一切都很平稳,我们很高兴。”23岁的贡保草一边往火炉里添柴一边说。

  车巴沟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乡。自1958年以来,尼巴乡所辖的尼巴村和江车村两个行政村因草场纷争,冲突频发,形成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尼江问题”。

  “尼江问题”引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又一次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相继作出重要批示。

  甘南州委州政府严格落实批示精神,在积极协调处理“尼江事件”的同时,成立了甘南州“尼江问题”工作组,作出了“综合运用组织、行政、经济、法律、民调等多种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尼江问题’”的安排部署。

  一年来,在一系列举措的浸润下,车巴沟悄悄发生着变化……

  “两个村终于平静了,我们的心也放下了。”在江车村,83岁的道杰热旦老人向记者表达了村民们共同的心声。

  “如今,两村群众的思想在逐渐发生转变,群众基础在不断加固,这是最为可喜的变化。”曾在尼巴乡担任12年党委书记的才让道吉由衷地说,长期的争斗,让两村群众精疲力竭,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生活贫困。

  如今,村民们把关注度逐渐转向发展生产,令人欣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