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峰:助残扶弱谱写青春华彩乐章

17.12.2014  18:05

  原标题:董晓峰:助残扶弱谱写青春华彩乐章

  一个人要做一件助残扶弱、解危济困的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做这样的事,一个人从帮助个体到担当起慈善事业重任转而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从帮助“小众”到帮助“大众”的美丽蜕变,更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董晓峰。

  董晓峰,37岁,文县口头坝乡柳家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青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他靠自己辛勤劳动拼搏创业,取得了不小成绩,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但是,他没有把财富用于炫耀和置办家产上,而是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谱写了一曲青春的华彩乐章。

   十年前偶然的帮扶活动,开启他人生另一条华彩之路

  他讲起十年前的一件事。

  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张救助白血病患者的“倡仪书”。内容是说,画患者朱小莲家中贫困,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仅仅凑得5000元钱。当晚他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积极奔走发起为朱小莲开展募捐活动,在他的带动和努力下,共募捐到了现金达8万元余元。然而时间不长,朱小莲的病情又一次复发,情况极其严重,又一次面临着高额医疗费用。其实,董晓峰早就听医生说过这样的病,预后不佳。但他当时想,不管怎样,也要努力,不能留下遗憾。他随后立即汇去了2万元钱,同时,向朋友们借了4万元钱汇到医院,并亲自去医院再次看望朱小莲,并鼓励她继续坚强,积极配合治疗。

  “我到医院看望朱小莲,她感激的说不出话来,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有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董晓峰沉默了一大会儿,才慢慢的说到:“从那一刻起,我突然感到用真心帮助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于是,我决定要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别人。”

  那年,他27岁,很年轻,但是他开启人生另一条华彩之路。

   当助残扶弱成为习惯,他虽苦尤甜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刚刚过后,董晓峰找来发电机积极配合政府第一时间恢复正常办公,为政府打印分发紧急文件。当时,他还联系到了“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为文县城关一小捐助50万元,修建“完美抗震希望小学”。

  董晓峰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大连义工周勇为一群孤独症孩子筹建活动场所,急需资金的新闻后,深受感动,2013年年初,他筹款捐助了5万元现金和5.5万元的物资。同年,他还先后为文县城关幼儿园捐赠了3万元现金;在文县关爱女性健康的活动中,捐赠4万多元物品。

  “说实在的,帮助别人的事情,有时也挺累的。电话打过去联系时,有的人还说你是骗子。”董晓峰讲了许多“苦”的事情,最后他反复说不让写的太细。“但是,习惯了帮助他人,我很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所谓‘苦’并快乐着。”

   担当文县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开启助残扶弱新篇章

  2014年11月,家住在文县城关镇西园村大西园社61号的村民张康太,激动地从文县慈善协会工作人员手中拿过了3000元钱,他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家境更加困难。文县范坝乡严家村村民董小平、对树村村民韩桂林也因视力一级残疾得到文县慈善协会救助。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几十个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得到救助。这就是才成立两个月的文县慈善协会交出的成绩单。

  他们都不知道,在这背后,有着董晓峰多少的努力。

  相对慈善协会的其他人员,一方面因为董晓峰年轻,精力充沛,另一方面因为他能充当专职秘书长角色,因此,从策划到成立到运转,都与他的努力分不开。

  “我要干好秘书长这个角色。协会的成立让助残扶弱事业有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样扶助的力度就会更大,需要帮助的人就能得到更多的帮助。”董晓峰对前进的路充满信心,“我坚信,只要都伸出援助之手,生活会更加美好。”

  现在,他身上的称谓很多:市慈善协会文县慈善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站长,陇南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文县爱心公益促进会理事,文县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年志愿者,老总等。他获得荣誉称号也很多:“陇南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陇南市“青年五四奖章”、文县妇联“爱心使者”,文县团委“青年文明号”等等。

  他说:“我最喜欢文县慈善协会秘书长和青年志愿者这两个称呼,他随时提醒我:要尽量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通讯员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