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禁烟令”有“牙”还需真“咬”

02.06.2015  03:20

    被称作“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包括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等场所的室外区域均为禁止吸烟区域;违反条例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的罚款。

    在“吸烟有害健康”的口号已深入人心,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已是大势所趋的当下,推出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可谓恰合时宜。条例亮点颇多,不仅涉及范围广,操作细节明确,惩罚措施也颇为严厉。

    如能真正落实,此举不仅能规范人们的行为,改善烟民的健康,还能让环境变得更好,空气更清新,大家免受二手烟毒害之苦……但也有声音认为《条例》不够务实,有些“超前”甚至苛刻,对于能否真正执行到位抱有疑虑。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台的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不胜枚举,但总体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个别地方十几年开出的罚单还是个位数。为什么各种禁烟令总是“”不灭一支烟呢?梳理起来包括取证难,执法主体不明确,人员经费紧张,烟民不配合、害怕惹麻烦等心理因素。由于缺少专门控烟队伍巡查,就算抓到现形,罚款执行起来也有难度,出现有令难行的尴尬局面。

    以法规形式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确可喜可贺。但禁烟绝非易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强制性的约束手段,禁烟目的恐怕难以实现。正所谓法律的威慑力不仅在于其严肃性,还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如何做到在落实禁烟措施中的违法必究,是公共场所禁烟中需要考虑和应对的。

    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的不断壮大,制定具体而严厉的惩罚措施,明确具体的执行部门,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推进地方烟草财政的改革……这些措施一个都不能少。但最为关键的是,《条例》贵在执行,重在落实。只有让违规吸烟者付出足够的违法成本,禁烟才能有长效。否则有了规定却没有执行,被拔了牙的老虎何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