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落实万亿专项建设债必须搭配跟踪制度

15.08.2015  23:01

8月5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为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拟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

有媒体报道称,按照过往的投资金额估计,专项建设债的金额将达万亿级别,甚至超过这一数字。

从此次专项建设债发行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改变了过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单向运用的做法,形成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运用、联手作战的构架。

二是名为专项建设债,实质是建设和发展融合的专项债,其投资领域包括易地扶贫搬迁等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建设工程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项目等五大类,制造业转型升级项目也是支持的重点之一。

三是由邮储银行独家承办,更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避免政策执行走偏,有利于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监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

从此次专项建设债发行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决策层的意图非常明确。专项建设债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稳增长。实践证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见效的。特别是基建投资,更容易产生即期效应,更容易对经济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

如果投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万亿专项建设债对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尽快步入复苏通道,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决策层一再强调,只要经济形势不出现严重恶化,一般不会采取强刺激手段。从实际情况看,尽管经济持续下行,但还没有到十分危险、严重的地步,还不至于采用强刺激手段。

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既能稳增长,又不至于留下太多隐患的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此次出台的专项建设债政策,除了考虑眼前的稳增长需要之外,也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发展需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既着眼于眼前,也着眼于未来的关于民生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此次专项建设债的重点之一。可以看出,此次发行的专项建设债,在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为未来发展打基础方面,做了精心考虑,具备一定的长期功效。

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由于此次专项建设债承担着稳增长和促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必须目标准、方向明、措施实,不能有任何水分、执行不到位以及执行出现偏差的现象。

首先,所申报的项目要完全符合专项建设债的规定和要求,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尤其在项目规模、进度、资金需求、效益等方面,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测算,要防止项目出现进展缓慢的现象。一旦发生这种现象,要追究项目申报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其次,要坚决预防地方为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而将非盈利性公益项目通过包装上报,或以其他名义上报等问题。要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对稳增长、促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大大增加地方负债。所以,有关方面在审核项目时,一定要宁缺勿滥,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列入支持范围。

再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制造业项目倾斜。凡是项目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制造业项目,一定要优先考虑。

最后,要建立严格的项目跟踪和效益评价制度,从项目申报之日起,有关方面就要建立项目效益评价机制,并依据项目进展情况,建立严格的跟踪制度,避免出现问题再去翻烧饼。

总之,专项建设债是稳增长和促发展的重要手段,规模之大,实施好了,对稳增长和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稳增长意义重大。反之,有可能留下许多后遗症。希望有关方面能从大局出发,把这项措施实施好。只有这样,专项建设债的眼前功能和长期功效才能发挥好。